原始能量创意与活力无限——Hiromi新作《Out There》

2023年,爵士钢琴家Hiromi(上原广美)发行了被高度评价的《Sonicwonderland》专辑,展现了他与Sonicwoder乐团成员卓越的音乐才华与创新的演绎风格,融合了爵士、摇滚、电子等多种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聆听氛围。

Hiromi的Sonicwonder乐团汇聚不同背景的几位世界级音乐家,由他与低音结他手Hadrien Feraud、鼓手Gene Coye和小号手Adam O’Farrill组成。

因为他们是经常合作的伙伴,他们的互动已超越单纯演奏,进化成近乎心灵感应的音乐对话。是非常有默契的爵士组合。

经验丰富的美藉爵士鼓手Gene Coye,他曾与不少音乐家合作过,包括Chick Corea、John McLaughlin、Al Di Meola等。法国爵士新生代低音结他兼键盘乐器演奏家Hadrien Feraud,演奏风格有英年早逝的天才音乐家Jaco Pastorius的影子。在Brooklyn长大的Adam O’Farrill ,来自拉丁爵士音乐世家,年纪轻轻已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

近期,Hiromi与Sonicwoder成员推出最新的专辑《Out There》,是Hiromi第13张录音室作品。他们继续融合经典爵士乐的精神与根深蒂固的古典精湛技法,结合原声爵士乐与先进的科技,创造出9首兴味盎然的歌曲。

专辑除了《XYZ》及两首《Pendulum》(其中一首有加拿大歌手Michelle Willis演唱)是Hiromi的作品之外,其他的6首都是Sonicwonder乐团集体创作的。

以“Out There”为核心,分4个标题的组曲,依次为:《Takin’ Off》、《Strollin’》、《Orion》与《The Quest》,需要一次过听完,连续聆听可能会带来人各有异的情绪反应。

《Takin’ Off》以节奏感强烈的旋律开始,钢琴和小号互动、呼应与互补,缔造丰富多彩的音乐对话。

《Strollin》巧妙混搭70年代的旋律与节奏,其都市Jazz-Funk Fusion曲风,这让人想起Herbie Hancock、George Duke与Grover Washington Jr.。Feraud展露他的招牌演绎法,以压缩的低频嗡鸣与轻超载失真的粗粝、充满浓郁的原始音色和律动风格。

紧随其后的《Orion》,Hiromi回应其是收录在上一张《Sonicwonderland》专辑的《Polaris》而创作,两首歌都同样寄寓作者的主观认知与感受,引发听者对星光引路的联想。她说:“如果你仰望天空,你就知道你在哪里,你可冒险前行,是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轻可的电音衬托着低音结他、小号与鼓,展现Hiromi爵士与电音微妙的平衡,随后强而有力,高度敲击感的钢琴独奏与小号吹出水泡的声响,加上录音的delay feedback效果,4重奏带引听众向宇宙进发。

组曲以《The Quest》结束,生气勃勃的节奏,满有活力,极富感染力的主旋律,带来多少Miles Davis的听感。然而,音乐感受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体验。

这个组曲是Hiromi在后疫情期的作品,以庆祝人类重新出发,鼓励听众再次带着好奇心,寻找新事物,继续生命探索的旅程。

专辑开始,Hiromi重绎他第一张专辑中同一首曲目《XYZ》,是一首融合了古典、爵士的作品。Hiromi的左手下行音阶弹奏,加入怨曲的降音,营造出戏剧的紧张感。

Feraud以他标志性风格,以slap/pop技巧,叠加不协和的音程,奏的非常有冲击力。O’Farrill的Bebop小号演奏,也表现出扎实的音乐根基和丰富的演奏经验。总的来说,颇有在听Blue Note品牌制作的音乐感觉。

Hiromi与乐团成员都喜对吃银座

Hashigo (はしご) 本店的中华担々麺,他们把东方饮食文化与音乐融合,《Yes! Ramen 》展现日本城市的活力,是一首律动的City Pop。

Hiromi的《Pendulum》有两个版本,其中一首由Michelle Willis录唱,是她与Becca Stevens及已故David Crosby合作的。 Hiromi很欣赏Willis,称她为“美丽的声音与伟大的音乐家”。编曲在中板的爵士乐节奏中入民谣的曲风,他与Willis共同创作的歌词是关于如钟摆的生活,问题是我们是否要随波逐流。

在专辑的后面,Hiromi独奏的《Pendulum》,柔和的旋律,令人沉思。

无论是生日派对、婚礼庆典,还是节日活动,气球轻盈的质感和多变的造型,成为现场装饰的亮点,增添梦幻般的欢乐氛围。Hiromi的《Balloon Pop》是一首充满活力和节奏感的歌曲。这首歌的节奏明快,旋律动听,不禁跟着节奏摇摆起来。

歌曲的标题可能隐喻“短暂而绚烂的快乐”,气球爆破的瞬间——耀眼却稍纵即逝,是City Pop常见的“享乐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