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于这种纯美的平衡 Rogers LS3/5A Classic SE书架式音箱

我没有真正拥有过一对LS 3/5A的音箱,我也并非生于那个LS 3/5A被疯狂追逐的年代,但LS 3/5A的影响大家都可以感知到。譬如我在网上发布一篇带有LS 3/5A标签的帖子,阅读量比我花几天时间写的一份测评报告要多得多。原来,LS 3/5A并不是“风靡一时”,跨越半个世纪的持久热爱怎算得上风靡一时,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关注着。音响发烧友总是对这种音箱有独特的情感,LS 3/5A也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作为英式音箱代表,中性、细腻、温暖、平衡这些特点都是大家喜爱它的理由。当下,仍然有不少厂商坚持推出这个型号的音箱,Rogers、Falcon Acoustics、Harbeth、Stirling等这些品牌旗下都有相关产品。最近,我到访乐派影音,一对Rogers LS3/5A Classic SE书架式音箱带我领略到这个被广受追捧的型号所散发的传奇魅力。

Rogers和那一段黄金岁月

BBC LS3/5A是由英国极具权威性的广播公司BBC研发及设计的二级监听音箱,这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传世杰作,一直以来似乎并没有哪款音箱能像BBC的LS3/5A一样引起人们这幺多的议论。这个型号的音箱最初只供BBC公司内部作为户外播放监听之用,后来开放授权给音响器材制造商生产相同型号、规格的音箱作广泛销售。后来很多有名的音箱厂商都开始制作这个经典型号的产品,现在不管是原厂BBC的LS3/5A还是其他品牌的复刻版本,这当中很多的LS3/5A型号都代表着传统的英国声。

1947年以来,英国Rogers(乐爵士)一直是优质音响设备的代名词。通过创造力和崭新理念,创办人Jim Rogers吉姆罗杰斯设计了一系列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系统。1974年2月19日,Rogers公司公布一条消息,宣称他们将在当年4月举办的SONEX’74展览上展出该产品的最新设计。他们还提供了产品的一张照片和暂定的技术参数:功率25W,频响80-20000Hz,偏差±3dB;另一种频响60-20000Hz,偏差±4dB。分频器的分频点为3kHz,发音单元采用一个110mm的低音单元(使用带有Plastiflex涂层的Bextrene锥盆)和一个27mm的聚脂薄膜球顶高音单元。后来,经过对箱体、单元、分频器等方面的改进后,他们家第一款LS3/5A正式诞生。如今Rogers重新向要求音乐品味的发烧友介绍一些熟悉的着名产品,再次为新一代乐迷树立音乐品味标杆,并为新一代音乐爱好者树立标准。

LS3/5A被定义为一款监听音箱,自然必须符合BBC的严格规范。尤其是LS3/5A多年来已经被无数录音室与广播电台采用,成为监听的统一标准,如果随便更改设计与声音特性,每一个录音室与电台将会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录音的每一个环节也就无法衔接运作。早在1970年LS3/5的BBC官方工程设计信文件就已经公布,而1976年BBC RD1976/29号文则标志着LS3/5A标准正式发布,对LS3/5A小型监听音箱的设计介绍描述非常详尽,包括箱体构造,喇叭单元参数及分频器电路图,多维度测试的频率响应曲线、阻抗曲线、谐波失真曲线,立体声结像度性能等。Rogers一直是BBC监听音箱指定的长期合作制造厂家之一,也是首批获得BBC授权进行商业化生产的厂商。当然了,各厂家推出的LS3/5A虽然都经过BBC认证,设计与规格特性必须符合BBC的严格标准,不过事实上每家使用的箱体与分音器用料都略有差异。尤其是分音器用料,不同厂家使用的线圈、电容、电阻,甚至电路板的材质与厚度都有差异。

每一对LS3/5A被热爱的理由

这种造型方正,体积紧凑的小音箱到底有何魔力,在长达几十年时间内一直被追捧、被热爱?我想首先是小巧,其凭借“鞋盒”般的大小,对很多住宅面积有限的用家非常友好(尤其是当年的香港发烧圈子中),因此也注定在家里摆放上非常灵活。其次是监听特质(其密闭声箱设计能实现紧致快速的低音和自然的中音),非常适合人声和小型室内乐的还原,这也是大部分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聆听内容的“密集区”,因此它十分讨好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的聆听口味,而且人声的还原更是无可挑剔,相信没有烧友对此不认同的了。还有高阻抗(早期大多以16Ω阻抗为主,现在多为11Ω)的特点,小功率驱动足矣,因此在搭配器材的选择上并没有给人留下很大的难度。对于以“音质为先”的发烧友,通常都以甲类低输出的晶体管和电子管功放驱动。

Rogers LS3/5A Classic SE:

韵味十足的特别版

在保持传统基调下的革新,Rogers LS3/5A Classic SE书架式音箱正式推出。LS3/5A Classic SE配备一个19mm Mylar(聚酯薄膜)软球顶高音单元和一个110mm Bextrene锥盆的中音单元

,采用传统LS3/5A的密闭箱体和造型。这个高音单元坚持采用了无面板的设计,因此您会看到高音单元外面有两条连接线。高音单元的面板相当于是一个浅号角,对声音的指向性有一定的作用。作为特别版,LS3/5A Classic SE的外观辨析度很高,在其前面板网罩上有金色徽章,音箱背面也有全新的金色标签。

LS3/5A Classic SE在用料上也有升级,箱体改用一种极其坚硬的片状多层型材料,由山毛榉单板和合成树脂在高压和高温下制成。它具有类似金属的硬度与阻尼比,并且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声音。此外,精益求精的Rogers为LS3/5A Classic SE分音器保留了元件数值,但把R1和R2电阻器进行了升级改造。零件经严格筛选配置,高精度参数配对。最后,为了让LS3/5A Classic SE的表现更为精进,Rogers开发出全新的Panzaholz音箱脚架,用家可另购这款脚架和音箱配合使用,将带来更干净的声音和更开扬的声场。

搭配黑胶和胆机,暖意洋溢

试音室现场采用了MANLEY的胆机和Thorens TD 124 DD黑胶唱盘搭配驱动这对Rogers LS3/5A Classic SE书架式音箱。其中以创新技术重新开发的TD 124 DD黑胶唱盘改用更高精度的直驱马达,实现强大的扭力和精准控制。与唱盘搭配的同厂TP 124黑胶唱臂可以在所有参数上精准调配至所选唱头,并具有创新的防滑解决方案以及红宝石轴承和获得专利的电动唱臂升降器。黑胶和胆机的组合,始终是LS3/5A音箱最让人舒服的聆听搭配。

试听时,首先以一张《宝丽金89’超白金精选》听几首8、90年代的港台流行曲。Rogers LS3/5A Classic SE书架式音箱对于中频段人声的演绎十分独特,表现出整个人体的形体感和共鸣声的高密度,纯净声底之中的藏有大量信息,有一种全面接收的满足感。同时你也可以注意到,人声的表现更强调灵动和轻盈感,显得更为浮凸和轻松。而在聆听蔡琴《渡口》时,那份厚实饱满、情感充沛的演唱瞬间再现眼前。LS3/5A Classic SE还原音像和结像都特别清晰,可以让人感受到歌者清晰喉音变化和运气细节,好像歌手就在面前歌唱一般,距离感很近,在人声当中的唇齿音、喉头的气音、转音、咬字的清晰等的细节都能接收到。

少不了以一张《情迷LS 3/5A》作为测试聆听,在当中“流浪者之歌”中,LS3/5A Classic SE听这种弦乐十足过瘾。中高频相当扎实,听起来显得果断、理智。流浪者之歌那颇有气势的开头,演奏得气定神闲,场面也足够壮阔,从表现上说,令人难以想象这是小型书架式音箱的表现。通过这对音箱回放中段的小提琴独奏,当中小提琴演奏的许多细节都听得清楚明白,更带来了很多音乐细节,现场交代得清清楚楚。换上Eric Clapton的《Unplugged》,这张Live专辑格外传真和耐听,让我有感如置身于现场一样。在Thorens TD 124 DD黑胶唱盘的搭配下,还原出宽松和蓬勃的气息,把黑胶这种模拟传真感推向到更高的境地。人声和吉他间的定位在系统中再现精准的结像,音质稠密,音乐线条流畅自然,歌手尽管并非录音棚录制,但现场的效果再现于眼前,通过声音可以感受到人声和背景音乐的分离度以及层次感。

最后以Vivaldi《The Four Season》的小提琴协奏曲测试,听听LS3/5A Classic SE在中高频上的弦乐表现。现场所感,带来的小提琴线条清晰流畅,中频段带有适当的厚度,但也不会因此让高频泛音受到影响,LS3/5A Classic SE重播这段音乐,在刚开声就能感受到它呈现出浓郁却不失清新的音乐质地。音乐当中的小提琴被演绎得热情洋溢而又不失温文尔雅,干净漆黑的音乐背景将小提琴的擦弦质感凸显出来,让我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在小提琴的独奏,音像清楚凝聚在中央,演奏者在小提琴运弓时的力道变化与弓弦摩擦的质感鲜活细腻。

小结

Rogers LS3/5A Classic SE书架式音箱完全满足了家居聆赏音乐的需求,展现出清晰、温暖和细节丰富的声音,是那种众人赞扬的、无懈可击的LS3/5A特质。不止有传统经典韵味的外观,LS3/5A Classic SE把当年众人口中说的“美”,通过声音和耳朵清晰传达给我,我开始理解并被这种纯美的平衡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