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Audionet品牌在国内曝光的几率不及我们熟悉的一线知名大品牌,但这并不影响Audionet在Hi-End产品上的专注深耕。这个成立自1994年的德国本土品牌,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专利,一直赢得世界各地真正发烧友的芳心。如果单纯从外观来看,Audionet可能被认为朴实,因为品牌没有花俏或光怪陆离的设计,相反却把成本都专注于器材的扎实内涵中,当然,如果你对金属加工有研究,你会发现他们在箱体外壳的细节处理和打磨上并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使用了难度非常高的制程。即使以往旧款产品的外观设计语言较为方正和单一,却能经得起数十年的审美考验。而现在,Audionet强势归来,继续带来更强的技术内涵和让人叫绝的德国工艺元素。
很早前我社就向大家提过Audionet革命性旗舰Ultimate(科学家)系列的Stern前级和Heisenberg单声道后级放大器,这两款产品定位该系列的旗舰之作,其中Stern前级还具备“横版”和“竖版”机型可选。当中应用了全新开发的革新性技术以及“悬浮面板设计”,让大家体现到无与伦比的音响特性。随后,Audionet在这些先进技术的前提下,再度推出次旗舰产品Mach前级和Schrödinger单声道后级放大器,产品规模跟上述的基本一致,也沿袭了一贯的外观设计语言,这套前后级放大器系统在上一年的广州音展上也有演示,而本次它们正式到临我社。
精准性和可靠性的杰作
德国Audionet品牌成立于1994年,公司成立之初位于德国北部的工业重镇Bochum波鸿。Audionet属于当地鲁尔大学的Idektron医学研发公司旗下独立运营的子品牌,Idektron公司是专门从事医疗测量工程,Audionet通过医疗领域高精尖技术来设计音响,同时将高要求的测量技术应用到Hi-End音响产品上。在2018年,Audionet团队技术顾问Stefan Schwehr先生转任为品牌CEO,并带领Audionet向新的方向全面发展,推出Ultimate(科学家)系列及旗舰产品,而在2024年品牌30周年之际,该系列再度补充本次介绍的次旗舰成员。
Ultimate(科学家)系列外观几乎进行了全面的转变,与以往“方正铁盒子”的设计有了明显的变化,据说这些都是源自邀请了设计大师Hartmut Esslinger先生亲自操刀,他原本也是苹果的御用设计师,和Steve Jobs合作了数十年之久。而如今这位知名的设计大师愿意为Audionet进行产品设计,你可能怀疑任何一家音响小公司都无法支付如此高昂的设计费,但其中能让Hartmut Esslinger先生为Audionet免费设计,更源于他看到了Audionet公司25人团队的热情和执着,或许也让他看到当年苹果团队的影子。
Hartmut Esslinger先生对Audionet的设计大部分是铅笔手绘稿,完成之后会交由Audionet工程师以CAD绘制,样品制作完成再送回给他审视。而事实上,有很多Audionet的设计都可以看到Hartmut Esslinger先生的执着和坚持。
不管产品从设计到成品,其实每一个细节Audionet都基本亲力亲为,除了个别元件如变压器和电容等需要特别订制外,厂家也有能力进行SMD贴片工艺,机箱也自行生产,务求每一个环节都能监测把关,实现最好的品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声音还原。
次旗舰前级放大器
本次介绍的Mach前级放大器属于Ultimate(科学家)系列的老二,外观上沿袭了Stern前级的设计语言,作为次旗舰之作融合了该系列的设计特点和功能,并延续了Audionet音质的基因,包括专利的“悬浮面板设计”等。
Mach前级放大器的所有电路和设备设计都经过磁性和电容优化,机器内部和机箱均不使用任何带磁性的材料。上述提到机箱的“悬浮面板设计”,其能最大程度抵抗微音效应和温度变化带来的不稳定性,浮动面板则通过铝框架上的垫片实现优化共振。
Mach内部采用双单声道电路布局和电源设计,双声道模块两侧相等布局,能最大限度确保信号通道的分离,而输入和输出部分以及音量控制均采用增强型,独立的Audionet运算放大器模块,其来自旗舰Stern前级。同时使用最新的云母电容。关于Audionet运算放大器,其属于品牌自主设计的技术,这源于其对市面常见的运算放大器在音质上无法满意。Audionet的每一个运算放大器由至少86个元件和组件构成,其电路设计实现了高达1GHz的增益带宽积,从而带来卓越的声音表现。而音量控制则采用双滚珠轴承轴设计,配有磁性齿轮和光学传感器,音量通过电子开关和实时线性化精密电阻网络进行控制。
Mach实现了完全的DC耦合,内部优化的设计令信号路径最短,电容和线圈不使用降低音质的制品。主电源电容为22,000μF,并优化设计以实现极低的阻抗,采用丝介电材料,而总电容为176,000μF。
Mach拥有非常先进的监测和控制系统,配有独立电源监控,管理所有功能,并通过屏幕向用户反馈,而设备管理也是Audionet一贯的强项,例如电源相位检测功能,如果你家里供电反相,器材会立马提示。除此之外,Mach还具备Audionet Link专属的远程开关控制,令Audionet器材之间获得联控。
背面信号输入接口包括1组XLR和5组RCA,输出接口包括2组XLR和3组RCA。同时配备接地端子,便于所有需要接地的器材进行连接,而且以前级为接地核心也会带来理想的效果。而且每一个输入可以自定义名称,每个输入的音量可独立调节,互不影响。
Schrödinger单声道后级放大器
次旗舰的Schrödinger在尺寸上更像小号的Heisenberg,但依然沿袭了相应的技术和外观设计语言。功率方面在8Ω负载时为400W,4Ω时为750W,2Ω时为1200W,对于现代家居座地箱来说非常足够了。值得一提的是,Schrödinger的核心设计灵感来自“薛定谔的猫”这一量子物理学概念,象征这音乐体验中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Schrödinger内部和箱体材料均采用非磁性材料以及采用“悬浮面板设计”。作为单声道后级,Schrödinger更重视散热的特点,电路板采用Air Flow Design空气流动设计,确保最佳的散热效果和稳定的静态电流,而所有模拟电路均通过光耦合器进行电气隔离。并应用了Audionet特色的ULA(Ultra Linear Amplifier)超线性放大技术,用于实时线性化失真。而这种技术也是Audionet一贯的特色技术,其最初是为医学工程设计,能够实现测量雪上的极限结果,即使在极端负载或高压环境下,信号失真几乎不可察觉。另外,其高回波损耗确保即便是严苛的音箱也能在其极限范围内获得理想的重播体验。而针对信号传输,同样实现完全的直流耦合,使用无音质衰减的电容和线圈,并实现最短的信号路径。
电源对于音响来说至关重要,Schrödinger分别使用了多只电源变压器,例如两个独立电源用于设备控制和零交越检测/监控,两个封装且解耦的50VA环形变压器用于输入与驱动级,两个封装且解耦的1200VA环形变压器用于功率级,确保供电的独立性。Schrödinger内部使用总量达到160,000μF的低阻电容,为瞬态供电提供更多的电能供应。
背面接口包括RCA和XLR各一输入,喇叭端子有两组,便于双线分音的使用。作为后级放大器,Schrödinger更需要检测和保护电路,当中配备了独立的电源,对高频、直流以及电流过载过热进行检测,如突发情况机器通过保护电路进行保护。
分析力出众,中频如无隔膜
现场搭配的是Perlisten(佰俪声)S4b书架式音箱,在播放蔡琴经典专辑《遇见》SACD,前后级系统展现出透明、准确和无染的特点,蔡琴的声音得益于前后级出色的分析力,令人声表现如无隔膜,歌者哼唱的鼻腔共鸣和换气声响,在系统重得到清晰准确反映,与伴奏一起融化到空气中,把人声情感的特质得到十足的还原。正如某评论家所言,不论你音源使用的是SACD、CD还是黑胶唱盘,Audionet都会把录音最真挚的一面提供给用户。而在播放男声张学友《爱与交响曲》,这套前后级对人声拥有非常高的辨识度,声音不单薄,也不过于厚暖,相反把展现出德式中性且无偏颇的审美特色,能展现出大型监听系统的风范。
速度飞快,动态惊人
随后播放更大动态的《鬼太鼓疾走》,该前后级系统把鼓乐演奏时各种微细动态等都清晰还原,不会被大动态和高声压所掩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ach前级的音量调节可以做到非常精准的步进且失真很低,各种场面当中的细节,例如表演者脚踏舞台的声音,高强度运动的呼吸声以及远方的笛子伴奏等,在本次前后级和搭配系统上都全面展现,高频的上延和低频的下探都令人惊叹!而在众鼓齐鸣的高潮片段,该前后级把庞大的动态、低频的能量和冲击力全面释放,低频的下潜让我得到深刻的体验,速度飞快,干净利索。再现真实的声音还原和表现。
最后播放《Touch Yello(Deluxe Edition)》专辑,这套系统不论分析力,速度以及微动态上都堪称一流,不但控制力惊人,大动态下细节依然展现。放大器除了控制力和功率外,底噪表现至关重要,同时这点在听感上也得到明显表现,例如专辑中对底噪水平控制已经十分出色,而我发现本次前后级系统的还原放大上更加突出。各种音像玲珑再现,呈现多层次的浮凸感,各种复杂元素不断交织下整体发挥同样十拿九稳。同时庞大的音场还原下并没有被压缩的嫌疑,相反音场非常开阔,塑造的空间非常庞大,听感上非常刺激过瘾。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