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成立以来,Trinnov Audio一直专注于沉浸式音频技术的开发,在专业音频界和商业影院市场中建立了长久且辉煌的历史。2014年,随着Altitude 32家庭影院处理器的推出,Trinnov不仅展示了其在处理多达32个Atmos声道方面的能力,还为高端家庭影院设立了全新的标杆。这款产品标志着家庭影院体验的新纪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绕声享受。
随着时间的发展,Trinnov不断扩展其技术支持范围,增加了对Auro-3D和DTS:X等前沿技术的兼容性,持续引领沉浸式音频领域的发展潮流。到了2017年,公司推出了Altitude 16,这是一款采用了与Altitude 32相同先进技术的家庭影院处理器。Trinnov在基于声音对象的家庭影院音效领域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其Altitude32与Altitude16处理器无疑树立了行业标杆。然而,认识到音频处理设备的性能极大程度上依赖于配套使用的放大器的质量,Trinnov认为有必要亲自涉足这一领域,以确保整个音频系统的最佳表现。
不只是数字的变化,更是体验的飞跃
目前,Trinnov提供三款多声道后级功放——Amplitude 8、Amplitude 8m以及本次将要介绍的新成员Amplitude 16多声道后级功放。正如名称所示,前两款型号分别提供了8个声道的放大功能,而本次要介绍的Amplitude 16则在其优雅紧凑的机箱中,容纳了高达16个声道的强大配置。这不仅展示了Trinnov在技术集成方面的深厚功力,也进一步满足了市场对于高密度、高性能多声道放大解决方案的需求。通过这样的设计,Trinnov再次证明了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顶级音频体验的决心和能力。
Amplitude 16更荣获EISA(欧洲影像与声音协会)颁发的Home Theatre Amplifier年度大奖,彰显了其在多声道功率放大器领域的卓越地位。这款设备拥有16个独立的功放通道,每个通道在8Ω负载下能够提供高达200W的额定功率;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每两个声道可以桥接,从而实现单一声道800W(8Ω)的输出能力。整体而言,Amplitude16的最大输出峰值功率超过6000W,足以证明它作为一款高性能音频设备的实力。
不仅仅是功率上的“怪兽”,Amplitude 16还以其能够充分发挥多声道扬声器潜力的能力着称,为电影音效的表现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该设备达到了High-End级别的音质水准,其细腻且中性的声音特质让听众能够深刻体验到音乐内容的本真之美。无论是对于追求极致家庭影院体验的用户,还是对音质有着高标准要求的音响爱好者来说,Amplitude16无疑都是一个极佳的选择。通过这样的设计和性能表现,Trinnov再次巩固了其在高端音频市场的领导地位。
Amplitude 16的前面板设计既直观又富有功能性,中央设有一个LED灯显示窗,搭配一个发光的Trinnov徽标,当放大器处于待机状态时,这个徽标会亮起,提醒用户设备的状态。面板上的数字1至16分别代表每一个声道,单数声道位于上方,双数声道则位于下方。这种布局使得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各个声道的工作状态。
特别地,当您需要将两个相邻的声道桥接为单一的高功率声道使用时,这两个声道之间的条状LED灯将会亮起,以直观的方式显示出这种配置变化。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各声道对应的指示灯会呈现白色,表明一切运作正常;若出现红色灯光,则表示该声道的输出电平过高,导致了切割失真现象的发生;而如果红灯闪烁,则是系统自动开启了保护机制,防止设备受损。
在电路设计方面,Amplitude16 可被视为一款“双8声道”后级放大器。其独特的设计需要连接两条电源线,这两条AC电源进入设备后,首先会经过一块电源连接板,然后分别供给两块交换式电源板,每块电源板负责为一块8声道功放电路板供电。
或许有人会对Amplitude16为何需要两条电源线感到疑惑,认为这是否有些过于夸张。但实际上,这恰恰反映了多声道放大器输出功率规格的真实性。考虑到我们常用的电源线额定电流为15A,在110VAC的电压下,最大电功率约为1650W。若使用B类放大方式,其效率大约为60%,这意味着功放电路的最大总输出功率约为990W。因此,如果一个9.2声道环绕声放大器声称每声道能提供超过150W的输出功率,这样的数据显然是不现实的。
相比之下,Amplitude16采用了效率超过90%的D类放大技术,并通过两条15A电源线供电。在110VAC电源条件下,理论上各声道同时输出的最高额定功率可达约2970W。制造商宣称该机在120VAC供电时全声道总输出功率为2800W,在230VAC供电时则高达3200W。由此可见,使用两条电源线是基于实际需求的设计,因为单一线路可能会受到电流限制而无法达到所需的总输出功率。通过采用“双电源线”,Amplitude16不仅能够实现比传统环绕声放大器或后级高出两倍甚至三倍以上的总输出功率,还确保了其性能和稳定性。
在紧凑机身中实现强大性能
构建一个既紧凑又具备16声道放大能力的设备,D类放大技术几乎是唯一的选择。采用其他类型的放大技术,如A/B类或A类,将需要较大的环形变压器,导致设备体积庞大,甚至可能达到烤箱大小。尽管D类放大器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但Trinnov通过在机箱左侧内置一对静音风扇来解决散热问题,这些风扇仅在必要时启动,确保了设备的安静运行。
关于高保真音响界对D类与传统A/B类、A类功率放大技术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在多声道音频领域,尤其是电影原声方面,能够同时驱动多个扬声器并保持充足的功率输出是至关重要的。Amplitude 16在这方面表现优异,提供每声道200W(8Ω)和400W(4Ω)的额定功率,并支持桥接模式以实现高达800W(8Ω)和1000W(4Ω)的输出功率。这种设计特别适合于L/C/R主扬声器,因为它们承担着最重的任务,而安装专家对此功能尤为赞赏。
此外,Trinnov的Amplitude 16在连接选项上也颇具匠心,采用了DB25连接器简化了背板布局,避免了使用过多XLR电缆造成的杂乱。虽然Altitude16并未配备DB25输出端口,用户需使用一端为8个XLR另一端为DB25的特殊电缆进行连接,但这并不影响其整体美观性。Amplitude16后方设有均匀分布且标识清晰的5路接线柱,每对接线柱旁均设有一个用于桥接通道的开关。此外,还有控制前部LED灯及12V输入/输出触发器的开关,以及可选配的IP音频输入板,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定制安装应用中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灵动如舞,力大无穷
当我将Amplitude 16连接到我常用的影院处理器,并通过《双子杀手》这部4K蓝光电影的杜比全景声音效来测试其性能时,这款多声道后级展现出了它与处理器之间无缝解码和控制能力的完美结合。迈克尔.贝的作品以其极具侵略性和动态变化丰富的音效着称,而这正是考验任何多声道系统的好材料。
在这部电影中,无论是追逐场景中的车辆轰鸣声、直升机的嗡嗡作响,还是后座乘客经历的连续碰撞冲击,Amplitude 16都以惊人的深度和清晰度重现了这些细节。特别是枪声和车祸的声音,Trinnov在呈现方式上会让我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在播放过程中,D类放大技术的高效率显而易见,Amplitude 16能够轻松生成大动态范围的输出,但这并不是单纯的蛮力展示。相反,它的表现细腻且流畅,能够在瞬态响应上实现平滑过渡,同时在需要时提供强大的冲击力。就像拳击传奇穆罕默德.阿里那样,先是用灵动的步伐迷惑对手,随后以致命的力量给予一击。
即使是在剧情相对复杂的《蜘蛛侠:英雄无归》这部电影中,Amplitude 16同样表现出色。特别是在三代蜘蛛侠同框出现的打斗片段中,这种放大器毫无压力地驱动所有声道,创造出一个既庞大又真实可信的声场环境。与“四大恶人”最终决战时的声音从房间的各个角落传来,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听觉体验。
总结
Trinnov Altitude16处理器无疑是市场上一款精心设计的杰作,无论是在环绕声还是立体声再现领域都展现了其卓越的性能。相较于其他同类竞品,Altitude16在杜比全景声和DTS:X解码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确立了它在环绕声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