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19日,以索尼、飞利浦、松下为核心,联合日立、先锋、三星、LG、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0.9版的Blu-rayDisc(简称BD)技术标准。Blu-ray是BlueRay(蓝光)的意思,因此2月19日也正式表明下一代DVD候选人——蓝光盘的诞生。这一刻的辉煌,可曾想到如今的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蓝光技术一路走来,若要生存,究竟路在何方?曾经的“未来希望之光”,到如今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备受冷落,如此大的落差。好了,我们来看看蓝光技术的发展之路,并且猜想一下它的未来。
回顾蓝光技术的发展历程
蓝光概念对普通人来说容易模糊,其实,类比一下,蓝光还没有纳米那么复杂,纳米不仅是计量单位,而且物质到了纳米结构的时候,属性会完全发生改变,纳米材质的产品,往往会产生很多新的属性,如果能接受纳米产品,那么蓝光就更容易了解了。其实,蓝光自身是为提高数据存储一类的技术,蓝光衍生出的产品,自然就是与存储数据(盘片)和读取数据(驱动器)、存储内容(电影公司、视频格式、游戏)相关联了。
蓝光的发展从1998年开始,当时,飞利浦与索尼公司率先发表了下一代光盘的技术论文,并着手开发单面单层实现23GB~25GB的技术方案,给业界带来了一个不小的惊喜。到2003年,蓝光激光头达到投产水平,2006年蓝光驱动器产品才在市面有出现。2006CES成为了先锋电子和东芝的舞台,先锋电子展示了旗下蓝光光盘驱动器之一,型号为BDP-HD1。而2006年6月,PC光存储领域,明基BenQ在鳄鱼家族八周年之际,推出了BW1000(内置型)和EW100G(外置型)蓝光驱动器。至此蓝光产品从模糊的概念到触手可及的实物,可以说,2006年,是真正意义上的“蓝光元年”。
其竞争对手HD-DVD在蓝光的登基历程中,多次“大打出手”,从上游好莱坞电影巨头片源的争取,再到游戏业的游说。直至2008年2月16日,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的头条新闻,里面放出了令人震惊的消息:东芝宣布放弃HD-DVD格式。新闻节目中称,东芝在这次“次世代DVD规格战争”中宣告彻底失败,损失高达数百亿日元。与此同时,路透社东京分社也刊发了“东芝放弃HD-DVD,终结格式战争”的消息。至此,蓝光未来的发展道路一片坦荡,电影片源商、游戏业、光存储制造商开始因为蓝光“相拥而簇”。
然而蓝光的胜出,结果却并没有像DVD与VCD那样在全球遍地开花。虽然发行蓝光影碟已经成为电影影院下线后的惯例,但真实的情况是蓝光连带着光存储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以至于前几日,“超高清蓝光标准”再次出现在一些报道里。
蓝光光盘现状
如今,物理媒体介质即将灭亡的论调很火。有了下载和流媒体服务,大可不必在家里屯着整架的影碟。如果想看某部电影,大不了从流媒体服务器上看就完了。至少,蓝光是DVD在清晰度上的全面花哨升级版,同时也是最能符合“声画控”们和宅男们对影碟质量和完美主义要求的最新产品。蓝光之于电影,就像一本皮革装订加精装硬封皮的特别珍藏版图书一样,是电影及其周边的精美整合版。有时候蓝光影碟还附带许多精美礼品(小册子、海报甚至T恤和珍藏手办)。而BD Live功能本意是让消费者从网上下载随时间更新的电影特别花絮,这样消费者便可以购买一张蓝光享受全面内容。大公司门试图复制DVD夺取家庭录像系统市场的成功模式——当年DVD以更高的声画质量和各种花絮制胜。
但从一开始,蓝光以一种受冷落的形象面世。电影正片和花絮(有些蓝光甚至连花絮都欠奉)往往无法全数灌满如此庞大的硬碟容量。某些现在大制作影片甚至不专门为蓝光录制高清晰度的花絮,同时BD Live功能也彻底被大公司们忽视,后者宁愿走回不断发行“特别版”、“终极版”等新瓶装旧酒的圈钱版本吸引消费者不断购买的老路子。大公司放着蓝光的优势不开发,仍然在走DVD时代的路子,然后指望消费者们都不要发现。而当蓝光没办法如同DVD一样在市场上大有斩获时(绝大部分归咎于大公司的“分割”行为,但也有蓝光发迹时大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原因),大公司似乎放弃了原来对蓝光介质的支持承诺,并不再进行投资。
蓝光与HD DVD之争胜出之后,与蓝光配套的Blu-ray ROM、蓝光播放机的发展远没有跟上快速普及的高清分辨率液晶显示器,那时大多数家庭中的影碟机、电脑光驱依然是DVD标准。蓝光获胜后不久的2011年年末,4K超高清电视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直到2013年4K电视的价格已不再高不可攀,而最高分辨率仅1080p的蓝光终于还是没能实现前任DVD的那般风光,就彻底沦为了一个“落伍”的光存储介质。此时流媒体时代的到来,似乎更是加速了将蓝光扫入历史垃圾桶的进程。
变革!UHD Blu-ray超清蓝光到来
经历以上种种挣扎确实不容易,2014年,蓝光光盘协会(BDA)开始授权许可超清蓝光(UHD Blu-ray)规范,这意味着三星、索尼、松下等制造商们终于可以批量生产并推出相关产品了。早在2015年5月,超清蓝光标准规范公布,这意味着UHD Blu-ray超清蓝光时代正悄然到来。相信碟友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原先在手上的蓝光电影碟又要重新洗牌了。话又说回来,这是蓝光的一次复苏吗?除了视频,超高清蓝光还承诺支持下一代面向对象的声音格式,不过BDA并未透露会支持哪一种。目前市场上有两种面向对象的声音格式,分别是DTS:X和Dolby Atmos。不过BDA的发言人表示,如果通过光盘进行传递,那么具体的音频支持将是可选的,而非具有强制性。此外,超高清蓝光还将带来“数字桥梁”功能,以便用户能够跨家用和移动设备来欣赏内容。
什么是UHD Blu-ray超清蓝光
新的UHD Blu-ray标准的格式采用了3840×2160的分辨率(4K@60fps),还会带有两种专为电视开发的新功能,广色域(WCG)和高动态范围(HDR)。超清蓝光光盘将会使用相对较新的HEVC(也就是H.265)标准进行编码。另外,在音效方面,超清蓝光支持DTX:X和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碟片会有50GB、60GB、100GB三种容量。
来自流媒体的挑战
与光存储不同,互联网发行不存在任何的标准上,这使它的发展可以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进行。以全球最大的在线视频网站YouTube为例,它在2008年11月,就开始提供720p高清视频,而在当年年初蓝光才刚赢得高清影碟标准之战。2009年11月,1080p全高清视频也获得了支持。尽管流媒体的诞生比影碟晚了不止十年,但在分辨率上已经可以比肩蓝光。2010年7月,YouTube也终于宣布支持4K超高清视频。而在在光存储方面,直到2014年9月,蓝光联盟才宣布下一代UHD Blu-ray将加入对4K 60fps、HDR等视频播放的支持。所以且不说超高清蓝光的画面与音效品质究竟如何,但以这种发展速度而言,很难相信它能抵挡住流媒体前进的洪流。
在超高清电影存储介质缺席的情况下,流媒体成为4K视频推广的最有效途径,这个趋势符合当今的互联网潮流。你会发现音频界早已实现了从物理介质到数字介质的进化,数字音乐取代CD,而流媒体也正逐渐威胁到数字商店的存在。相较而言,影碟的规格标准比音频复杂得多,因为它不仅包含视频,还包含音轨。一张蓝光光盘可以提供最高54Mbps的传输速率,视频与音轨平均传输码率则最高48Mbps,单层蓝光光盘拥有25GB的容量。在光纤网络及个人存储容量尚不发达的年代,蓝光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随着如今光纤的快速普及,以及存储介质价格的下跌,就连拥有一块1TB硬盘都已经是件家常便饭的事了。尽管现在还不存在正版的电影拷贝文件,但至少让4K超高清电影存储在电脑上奠定了基础。虽然Netflix推荐的观赏4K视频的网速为25Mbps,不过H.265编码的普及能够让视频文件的大小在同等质量下缩减50%。在解决了网络传输与存储问题后,未来4K电影的在线发行指日可待。
UHD Blu-ray超清蓝光光盘有存在的必要吗
伴随着网络视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影音光盘成为夕阳产业。不过面对超高清视频(4K)崛起,索尼等企业推出了4K蓝光光盘格式,然而据外媒报道指出,由于Netflix等网络视频服务商已经快速实现了超高清视频的网络流媒体播放,因此这一新光盘格式在竞争中已经处于下风。据统计,2015年,蓝光光碟和DVD的销售下跌了12%,与此同时数字媒体的销售增加了16%,而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Digital Media Group指出,这种演变趋势已经沿袭了多年。
如今,在网络上观看电影和电视剧已经成为时尚。去年美国的包月付费视频市场增长了两成,达到57亿美元。换言之,超高清蓝光诞生的时机非常糟糕,是DVD出现之后物理光盘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今天的网络视频服务林林总总,比如最大的版权视频网站Netflix提供了海量的精彩内容,用户通过苹果的iTunes或Vudu等服务商也能便捷租赁电影,视频流媒体服务满足了消费者按需观看的需求。
对于光盘企业而言,要推广4K蓝光难度不小,需要说服相关的伙伴和好莱坞电影公司,需要制定全新的技术规范,还需要劝说消费者购买更加昂贵的光盘和播放器。另外迄今为止,表示要推出4K蓝光光盘的电影制片公司并不多。相比之下,网络上的4K视频点播早在2014年就已经出现,通过网络流媒体技术,这种新的高质量视频格式推广起来更加容易,用户也无需购置大量新的硬件设备。或者说,从蓝光赢得与HD DVD之间的格式大战那一刻起,它的路就注定了不好走了!
4K蓝光
非常详细的介绍
非常详细的介绍
蓝光也是一种发展趋势,但未来技术发展仍然是个未知数
蓝光技术在不断演变
期待着厂方推出新的放大器产品
之前的前级和后级都有优异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