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精工与美声于一身,Dan D’Agostino Momentum C2前级放大器

时至今日,没点颜值的音响产品真的很难在市场上得到回头率,尽管对于技术派和音质派的发烧友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但音响市场早就再也不是只依靠为数不多的资深发烧友来支撑。而实际上,即使是传统发烧友,准确来说任何人,对音响产品的好感,视觉和触觉往往比听觉体验来得更快、更直接和更具冲击力。如果你在购置音响前还须征得家中“领导”同意,那么音响颜值的重要性就更为凸显了。

当下拥有漂亮颜值的音响产品多如繁星,某些非发烧类的音响产品可能都拥有漂亮、特别和可爱的造型,但针对男士们专注的发烧类产品,大多可能展现出冰冷的工业风或传统的木制感,要拥有公认的出色音质、权威的技术和让人惊艳的外观,可能在大部分烧友心中难挑一二,而最近我在乐燊聆听的Dan D’Agostino可以说是我认识的发烧产品之中非常哇塞的音响品牌之一。

功放界的泰斗

Dan D’Agostino成立于2009年,从时间上看起来好像是一家年轻新晋的公司,但认识Dan D’Agostino先生的朋友,早就知道他的大名,他可以说是发烧功放界的泰斗级人物。从1980年代开创Hi-End品牌Krell起,其凭借标榜全平衡、大功率和大电流输出,以及依仗功放无坚不摧的驱动力,即使坊间公认难以驱动的低阻静电喇叭,Krell的后级功放都成为发烧友为之而搭配的必选项。可以说,Krell当年在市场上名气,Dan D’Agostino有不少的功劳。

Dan D’Agostino离开Krell后于2009年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高端音响品牌Dan D’Agostino,从此他可以按照他个人的理念打造属于自己的Hi-End级器材,而不再受市场和业绩指标所左右,某种程度上来说,研发Dan D’Agostino产品一定属于他思想最自由的状态。为此Dan D’Agostino不但信心满满,而且内心中早就有对全新产品的概念,包括让人惊艳的外观以及内部他非常擅长的放大线路设计,而这次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必定会投入更多心血和精力。可以说,他已经看到全新品牌在未来业界展现传奇的姿态,市场也非常期待。

品牌处女作是Momentum前后级产品,首先外观就非常哇塞!展现一流的设计美感,丝毫不会让你感受到它与粗犷设计和孔武有力的美国功放有半点关系。不但机身拥有高度的设计美感,甚至把瑞士手工机械表的精致加工,与汽车工业流畅的外观线条元素,融合到这款放大器当中。所以当这款前后级推出后,许多人都被震惊,可是尺寸似乎变小了,但同时内部有限的空间要实现放置同等组件更大的输出功率,想想都知道有多困难,同时机身兼具非常高的散热效能,所以需要应用到纯铜,因为纯铜比铝的散热效能高很多,但同时避免铜表面氧化,每裁切一面就必须立刻做表面处理,因此制作成本非常高。其实对于大部分人首次观摩Dan D’Agostino的产品,就知道它的金工和制造成本必定高昂。

或许Dan D’Agostino希望产品在市场上降低点售价以实现更高的竞争力,在随后价格相对较低的Progression系列上,我们发现其整体尺寸明显变大。或许你会认为这不是倒挂了吗?但实际上更大尺寸更利于散热,设计上有更多余地。这就有点像芯片工艺的道理,纳米数越小难度越大和价格越贵。

而到2019年,Momentum前级进化到HD版本,而再隔5年后,本年2024正式推出全新的Momentum C2版本前级放大器,也就是我本次在乐燊聆听的Dan D’Agostino品牌最新的前级放大器产品。而这次的再度升级,无与伦比的精致感再次让我尖叫。中间位置依然是瑞士机械钟表级的精细动态表头,维持品牌非常高的辨识度,而全新的LED显示屏幕则提供更为简易的交互界面,并搭配与表头设计一致的同步显示音量的遥控器,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握在手简直令人赏心悦目。

以Hi-End级的精神打造

从外观结构上,Momentum C2前级放大器是采用上下式机箱叠放而成,上方机箱装载的事放大线路,而下方则为独立电源,两者之间的供电等各方面控制连接接口隐藏在位于靠近耳机接口的机脚中,能实现20A的电流传输,但上下叠放时必须加倍小心对准。电源机箱内设有两只变压器,分别供数字和模拟独立供电,除此之外,还内建了严谨的滤波线路等,保证供电的纯正性。

在放大线路方面,对Dan D’Agostino来说是最为擅长的设计,而且真正全平衡差动线路的设计方式更是他一直贯彻的理念,而Momentum C2当然坚守全平衡设计架构,机箱内部使用四套完全相同的放大线路,厂家称之为Complementary Four-Circuit Topology,而该技术早于Momentum HD版本时就已经有所应用,其以4颗JFET晶体管,搭配互补、差动、推挽放大,构成独特的离散式双互补差动JFET输入级,达到超级优秀的频率响应。厂方表示,这种技术可以令声音拥有非常高的清晰度。

事实上,全平衡要想达到真正的全平衡,除了电路设计一致外,元件的配对精准都非常重要,试想一下,如果元件的指标都略有不同,那么全平衡的线路就是忽悠视觉的。另外,Dan D’Agostino在线路制作上放弃了传统的SMD贴片工艺(尽管很多品牌大厂都有采用,好处不用多说,速度快,精准,成本低),但Dan D’Agostino在Momentum C2上坚持使用最难的传统制作方式——穿孔元件,尽管成本比现代化SMD要高出不少,但声音表现更具韵味和音乐感,这也是Dan D’Agostino一直深谙的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Momentum C2具备该品牌前级首次设置的功能,包括高音与低音的等化调整装置和耳机放大线路。前者技术可以补偿旧录音需要维持高低音的等化音色控制,但追求音色纯正用户可以进行旁路,实现音质本色还原。而前面板右下方有一个隐蔽式的耳机放大插口,不用多介绍了,一定是世界上非常优秀的耳机放大线路之一。

背面接口与App应用程序

机箱背面接口非常清晰,输入端共有4组,包括3组XLR和1组RCA。而输出端则有2组,全为XLR接口,对于有搭配非Dan D’Agostino后级放大器的烧友可能要注意了。另外,我们当日聆听的Momentum C2并没有安装数码模块,而这个数码模块接口却非常丰富,包括同轴、光纤、USB-B、Ethernet和无线Wi-Fi,而且这些信道切换的按键在前面板上已经预留准备。

电源机箱上有一个音量显示的LED屏,其与遥控器实现同步的现实,非常精美。当然,Dan D’Agostino还其设计了App应用程序,与上述的数码模块结合才能使用,不但能实现各种前面板按键的操作及音量,同时支持Tidal、Qobuz和Spotify等流媒体的播放及控制。

它的声音带给我的快乐

现场音源使用Moon 681网络播放器/解码,后级放大器为Dan D’Agostino Momentum M400 MxV单声道后级放大器,驱动Magico S3 2023座地式音箱,还搭载一直让我垂涎的Magico S-Sub双12英寸塔式超低音,这个超低音可以通过电脑软件进行调节各种选项,用户只需要安坐皇帝位即可不断调节并感受聆听的变化。

通过861播放Tidal上张学友《这个冬天不太冷》的专辑,数字格式与CD规格一致,通过Momentum C2前级控制调节音量至人声适合和动态展现的音量,尽管该专辑并非以发烧的形式录音,但人声的分析力、准确性、三频平衡和动态无压缩的表现令我对这张专辑有了新的体验。Momentum C2再现张学友的歌声非常传真,口型不会过于夸大,强劲的伴奏与人声形成很好的分离度和层次感,音质效果非常精致惊人。

接续播放我熟悉的Dominique Fils-Aimé的《Nameless》专辑,这张带有人声和蓝调爵士风格的音乐类型非常深受近年各大展会演示使用,Tidal音质是MQA Studio 88.2kHz规格,因此音质表现上将优胜于CD专辑。Momentum C2在重播《Birds》时,音乐背景非常宁静,几乎没有底噪,也令我感受到清晰和通透的人声效果。另外值得强调的是,Momentum C2声音偏向中性通透,但不会干薄冷感,人声的中频展现晶莹和厚实的特点。而低频的扎实感和冲击力,Momentum C2展现出快速响应和强劲节奏。

接着播放Francine Thirteen《Queen Mary》单曲,Momentum C2在全套系统中可谓担当信号枢纽的角色,除了控制着声音的音量大小,对音乐的分析力、平衡感、准确性的把持都非常关键。而在这单曲,得益于Momentum C2前级放大器,系统把低频强大的能量感和冲击力展现无遗,低频重播展现出非常强的“掷地”量感,泛音几乎没有,速度响应飞快,其淋漓尽致的体验让我希望再度把音量调大。

最后播放《Touch Yello(Deluxe)》,Momentum C2在还原录音时展现出庞大的音场,各种人声特效和强劲节拍,以及低频还原,均释放出美式的强劲力量与精致音质同在的特点,Dan D’Agostino全套系统让人欲罢不能。而在《Till Tomorrow》录音中,铜管的质感华丽金灿再现,声音耐听均衡,与各种电子配乐形成出色的均衡听感。

总结

如果你问我Dan D’Agostino的产品定位在什么位置,我可以肯定告诉你,它一定属于非常高阶的Hi-End产品。凭借创办人在业界所拥有的技术底子以及对声音还原的执着追求,这款全新的Momentum C2前级更是品牌的一颗明珠,加上其靓丽、精致、独一无二的外观设计,都注定它是拥有非常高回头率的发烧音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