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DIA展会上的这个多声道案例,环绕声解码器部分就采用StormAudio。StormAudio很前卫,几乎什么新东西都要往自家的产品上使用。例如,Dirac Live Bass Control,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ART,主动式房间处理)这两个功能都是率先在StormAudio的产品上测试。至于网络音频传输方面,StormAudio也曾给自家的环绕声解码器上使用Ethernet AVB。例如,ISP Elite 32 MKII就可以选配Ethernet AVB模块,一共有4个网络接口,一个接口传输8个声道的数字信号。我还记得有一年的香港高级视听展上面,StormAudio联合Ascendo AIA系列有源音箱在展厅内组建了一个全数字传输的三维沉浸式家庭影院环绕声系统。目前,StormAudio的环绕声解码器是第三代。它的ISP Elite MKIII系列环绕声解码器就能提供数字输出模块可选(包括AES/EBU和网络音频模块)。其中,网络音频模块支持AES67、RAVENNA,还可以选配兼容Dante,就这么一个网络音频接口就能传输32个通道的数字音频。而且StormAudio本身需要在连网的状态下才能设定参数以及运行Dirac Live,所以在控制和音频传输方面都可以整合到网络中。
对于终端用户来说,其实并不在乎你采用AES/EBU,或者网络音频,甚至是纯模拟传输。但对于定制安装从业人员来说,网络音频可以远程执行调试和系统优化,从而节省从业人员的差旅费用和时间,可以起到节省成本的作用。除了StormAudio,另一个法国高端影音品牌Trinnov Audio的产品也能配置网络音频功能,也能支持AES67、RAVENNA和Dante。例如,在Amplitude 8、8M和16这三款多声道功率放大器上面就预留了Audio Over IP的扩展槽,将来可以与Altitude 16(或Altitude 32)环绕声解码器传输数字信号。网络音频标准所在的“层”如果看过一些支持网络音频标准的环绕声解码器,你会发现AES67、RAVENNA和Dante三种网络音频标准会同时出现,可以彼此兼容,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为什么就要先了解一下通用网络协议。要知道通用网络协议一共有7层,分别是“物理层”(第1层)、“数据链路层”(第2层)、“网络层”(第3层)、“传输层”(第4层)、“会话层”(第5层)、“表示层”(第6层)和“应用层”(第7层)。
其中,在刚才说到的AES67、RAVENNA、Dante,Ethernet AVB当中,AES67和RAVENNA都属于第三层协议(RAVENNA属于第三层或以上协议),又称为“Audio Over IP”,或者“IP音频”,它们俩都属于开放式标准,两者可以相互兼容。Dante同样属于第三层协议,但它是非开放式标准,不过,目前RAVENNA、Dante都可以与AES67兼容。Ethernet AVB属于第二层协议,不能与RAVENNA、Dante、AES67兼容。另外,上述还提到的Gibson MaGIC,它属于第一层协议,CobraNet属于第二层协议。到底有没有一种标准能兼容多种传输协议呢?在2015年,AES协会基于OCA 1.3范例构建了AES70。其中,OCA全称为“Open Control Architecture”,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开放控制架构”,是一种用于数字网络上媒体设备连接管理和控制的架构。AES70是一种开放的,免许可的标准,而且它只是一个控制协议标准,并不定义设备和控制器的编程设计或用户界面,也不提供音频传输。但它有更强的包容性,可以与AES67或任何其他包括RAVENNA、Dante、Ethernet AVB这集中传输协议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