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ille Thomas向Charles Aznavour致敬的專輯《Aznavouriana》

低回的大提琴的旋律響起的一刻,我不期然感觴起來,法籍比利時大提琴家Camille Thomas新專輯《Aznavouriana》。開始的第一首歌《Hier Encore》,是我非常熟悉的《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的法文原曲。
「昨天我又…20歲了…我茍且偷生,遊戲人間…。」
Camille Thomas的大提琴演奏像人聲音般,令我感受到的是悠長歲月中旺盛的生活熱情,既出於共鳴,也是經歷時代變遷的人生感悟,可能是平淡瑣碎,真實的無法替代。

這首歌是已故法藉亞美尼亞裔傳奇音樂人Charles Aznavour(1924-2018)1964年創作及演唱的,今年5月是Aznavour百歲誕辰紀念,Thomas以一整張專輯《Aznavouriana》向他致敬。
Camille Thomas與亞美尼亞國家交響樂團的指揮家Sergey Smbatyan在亞美尼亞首都Yerevan與法國巴黎兩地完成錄製這專輯。專輯以人道主義為目標,她在社交網路上說「音樂帶有愛和希望的資訊,我一直希望它超越文字和音符」,專輯的部分收入將以Charles Aznavour基金會的名義捐贈給納卡(Nagorno-Karabakh)民族衝突(2022-23)的戰禍難民。
當年因為聽Jack Jones唱《She》(《Tous les visages de l’amour》)的這首歌而認識了Charles Aznavour,開始找他的歌來聽。後來在電影《摘星奇緣》(Nothing Hill)聽到Elvis Costello的版本,演繹都是好的。
Charles Aznavour有「法國Frank Sinatra」的美稱,在他70年的音樂生涯中,他曾創作(或與人合創)凡1000首歌,推出超過115張(包括現場錄音)的個人專,唱片總銷量逾1億張,是國際知名的音樂人。

《Aznavouriana》中,Camille Thomas選奏了Aznavour 15首最熱門的歌曲,包括《Hier Encore》及《She 》。其中還同樣是關於青蔥歲月的《Sa Jeunesse》,有我喜歡的義大利裔法國歌手(前法國總統夫人)Carla Bruni 獻聲,Thomas獨自以大提琴伴奏,體會青春在燃燒。
亞美尼亞傳統的雙簧duduk管演奏家Kamo Seyranyan參與了《Ils sont tombés》的錄音,這首歌是Aznavour與長期創作搭檔,亞美尼亞裔希臘詩人Kamo Seyranyan 1975年的作品, 英文譯名是《They Fell》(《他們隕落了》),是他們獻給亞美尼亞種族滅絕(1915-1917)受害者的。
Camille Thomas還在歌曲中親自讀白,找到歌詞中有這一段翻譯出來,實在今人憤慨。「誰選擇不放棄信仰就死了,誰從來沒有在侮辱下低過頭,誰不顧一切倖存下來,不銜恨,他們跌倒,掉進漆黑一片中。他們勇氣的盡頭,是永恆的時代,死亡不問年齡的擊倒了他們,只因為他們是亞美尼亞的孩子。」
《Aznavouriana》專輯分別由亞美尼亞的Martin Ulikhanyan及法國的Mathieu Herzog兩位音樂家特別為大提琴與樂團編曲,他們揉合古典與流行的作法,令歌曲格外動聽。

Aznavour的原曲幾乎都是由交響樂團伴奏的,而他的演唱一般都很有歌劇的張力,Thomas以她的Stradivarius名琴奏出非一般大提琴的聲音,為要重塑Aznavour獨特自然動聽的抖音,大提琴低沉訴說的音色,極具表現力,輕而緩慢的引出Aznavour歌中蘊含著溫柔的憂鬱,幽怨婉轉的置人於惆悵中。
Aznavour代表作之一《Les Plaisirs Démodés 》(《The Old Fashioned Way》),他唱的法文及英文版我都喜歡,而Thomas與樂團的演奏版,弦樂烘託大提琴奏的主旋律、豐富了歌曲的音響效果,別具風味。《Espersnza》原來是一首西班牙歌,Aznavour填上法文演繹,是一個女孩子的名字,意思是」希望」,樂團亮麗的管樂間奏,猛然給人讓愛情活在當下的感覺。《Une vie d』amour》中連綿不絕的弦樂代表着」一生的至愛」:
「A life of love
A life to love each other
Blindly
Until the last breath
Good year, bad year
My love
To love you again
And forever」。
專輯上有兩首電影的歌曲《Mourir d’Aimer 》(1971法意合拍的「To Die of Love」)與《Les Comédiens》(1969 年法美合拍的「The Actors」)。
我也喜歡《La Mamma》(Matt Monroe留翻唱《For Mama》的法文原版,Thomas的演繹份外溫暖。還有Aznavour 1965年錄製的Chanson《La bohème》,以懷念他20歲,當年充滿創作激情的他,在巴黎Montmartre度過的貧窮時光,波西米亞人是指群居巴黎左岸,生活無,消遙的未成名窮藝術家。《Aznavouriana》的這首樂曲演繹悠然自得,高雅浪漫。
Camille Thomas解釋為什麼她會錄製向Charles Aznavour致敬的專輯,是因Aznavour的音樂會向她說話,她全心全意與所有參與的人完成這15首音樂,是要繼續張顯這個傳奇的詩人,歌手,詞曲作者,演員,社運家和外交家的偉大的音樂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