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示屏进入影院,会成为改变传统投影体验的新势力吗

近年来,到商业影院观影,我们最常接触到的话题就是“LED电影屏”。当然,我们还没习惯把“LED”和“电影院”关联在一起。LED电影屏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选择,从传统投影到LED电影屏,从低亮度到高亮度,从低对比度到高对比度,从限制在黑暗空间观影到开灯放映,LED电影屏以“电影技术革新”为全新标签,对电影产业和消费模式带来变革。时至今日,已有多家LED电影屏影院投入使用,甚至有业内人士估算,2024年LED电影屏落地量可能突破2022年的十倍。当LED显示屏进入影院,我们的观影体验会有何不同?

LED显示技术的出现
LED显示屏经历了数十年的技术革新,从户外领域迈进室内应用,从大屏画面显示到舞台效果特殊异形展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早在十多年前,电视市场上出现一种名为“LED电视”的新产品,其实“LED电视”一个非常不准确的称呼,因为它本质还是一台液晶电视,正确叫法应该是LED背光液晶电视。在LED电视出现之前,液晶电视是采用CCFL(冷阴极荧光灯管)作为背光,CCFL一种很常见的光源,日光灯就是CCFL一种。CCFL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但缺点也非常明显,相比LED它尺寸大、发光效率低、色域小、寿命短,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很容易偏色。很快地,LED取代了CCFL,成为显示器、电视、手机屏幕的首选背光呀。不过限于成本问题,大部分液晶屏幕采用的是WLED背光。WLED是一种白光光源,其核心是蓝光发光二极管,在工作时部分蓝光会撞击荧光粉产生绿光和红光,从而组成RGB三原色,因此单色光色彩纯净度差,饱和度难以提升。

LED显示屏的工作原理
LED显示屏是一种平板显示器,由一定间距、一定规格的灯点组成,每个灯点都由单个的LED发光管组成。它采用发光二极管为显示元件,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用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LED显示屏通常分为笔画显示器和字符显示器,如数码管、符号管、米字管、矩阵管、电平显示器管等等。LED显示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的特性,通过一定的控制方式,将LED器件组成阵列,从而形成显示屏幕。每个LED代表一个像素,LED显示屏中的LED组织成不同的列和行,形成一个网格状的结构。当要显示特定内容时,通过控制每个LED的亮度和颜色,可以创建出所需的图像或文字。控制LED的亮度和颜色可以通过数字信号进行。显示屏的控制系统会根据输入的数字信号,发送给相应的LED,控制其亮度和颜色。为了实现高亮度和清晰的显示效果,LED显示屏通常采用PWM(脉宽调制)技术,即通过不断切换LED的亮灭状态,来控制显示亮度的变化。LED显示屏还可以采用全彩LED技术,即将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LED组合在一起,可以通过不同的亮度和颜色的组合来显示出丰富多彩的图像。

LED电影屏魅力所在
我们目前了解到的LED电影屏相对此前的投影机放映系统在性能和经营上都有巨大进步:从性能角度上看,LED电影屏在亮度、对比、色彩、刷新率、HDR调节上都更为出色。其中,亮度在非常宽广的范围内可动态调整和定制,满足3D欣赏更高的品质需求。HDR调节上则满足逐像素的动态宽域调节。
至于在经营创新角度上,LED影厅不仅可以满足传统黑屋观看模式,亦能在开灯等明亮环境中保持极高的视觉效果,适合影厅多种经营。由于LED电影屏采用了自主发光的原理,因此,其不需要额外配备银幕,设备布局更加灵活。同时,LED放映系统不需要投影设备的“机房”、也没有“投影主机散热噪音”,在有限的室内能够多出2-3排座椅位置。此外,理论上LED屏的尺寸可以高度定制,尺寸变化不影响亮度、色彩等主要性能指标,相对投影系统,在高质量视听上的灵活性更佳。

LED电影屏今后的方向
电影行业已发展百余年,技术升级不断推动行业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从胶片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这些放映技术的升级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视觉体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工业革命浪潮的席卷,电影行业的发展收到了两次大的冲击,第一次是电气化时代电视的冲击,第二次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冲击。行业收到冲击需要的是不断的思考和相应的变革。比如,第一次受电视的冲击后,为了让电影能继续吸引观众,放映技术进行了持续的升级,彩色胶片、数字放映机、3D技术、高清格式等技术陆续出现,成为行业跨越障碍、继续向前的驱动力。特别是数字放映技术的出现,使中国电影实现从胶片向数字化的转型,加上电影天然形成的内容护城河,满足了不同观众对电影的观影需求。2009年《阿凡达》的上映,进一步推动了电影放映设备技术的更新换代,促进了中国的影院行业的高速发展。
影院行业发展的其中一个标志在于观影体验的提升,因此,拉开电影屏与手机屏的功能差异很重要。我们知道,显示屏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信息传递,二是视觉体验。电影屏作为线下大屏幕,如果只是与手机屏争夺信息传递的功能,无疑是以己之短克敌之长。大屏幕的核心价值,是通过虚拟场景的呈现实现空间交换。LED数字电影放映系统的技术发展,彻底改变了电影行业百年来采用“投影成像+银幕反射”的放映模式,这项新技术是通过主动发光的方式让显示的对比度、亮度、颜色还原度、高动态范围等方面实现了质的突破,是一次从“白幕”到“黑幕”的技术革命。
加速LED电影屏未来应用的两个关键
国内外企业对于LED电影屏市场的发展给予了厚望,这背后是LED屏卓越的显示特性匹配了当下电影行业通过高端影音设备,打造行业新形态、新标准的发展潮流。
1. 电影作品需高端LED显示屏呈现
当下电影制作都在往更高分辨率和更高刷新率等高清显示方向发展,若无相应播放设备的配合,电影最终呈现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例如,在电影制作端上,过往的作品多以24fps的帧率拍摄,而如今更多的导演开始尝试制作更高帧率的影片,让影片画面变得更加流畅,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双子杀手》电影帧率达到120fps,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2》电影帧率达到48fps。但在大部分传统放映系统上,这些影片上的帧率差异是无法呈现的,因此需要更高端的显示硬件进行支援。

作为当下瞩目的新型显示技术,LED显示屏与传统电影放映机相比较,在亮度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轻松达到高分辨率,并兼顾更高的刷新率与高动态范围影像,此外LED显示屏在低亮度下灰阶表现值优异,具有类3D效果。这些特点让LED显示屏能够成为未来高规格影片的最佳搭档,是其在影院取代传统放映机关键要素之一。
2. LED电影屏助力影院升级
对于影院而言,去年电影市场的强势回归,是一扫过去几年经营状况低迷的好时机,但网络影音流媒体的强势崛起,正在降低人们走入影院的欲望。影院需要打造差异化影视体验外,还要拓宽影院收入模式。

因此,影院企业开始引入高端影院的概念,打造消费者差异化体验,提供优质影像、沉浸式影像显示与沉浸式音效,同时这些影厅在非观影时间也可兼具会议厅、研讨室、报告厅等功能,为影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大规模应用仍受客观因素影响
总的看来,LED电影屏现阶段仍处于小规模试用阶段,市场普及度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影院经营者对于设备投资更加谨慎,再加之LED电影屏当前的成本仍处于高位,使其市场需求仍未被打开。而部分已经安装了LED电影屏的影城,由于在运营思路和规划上尚未打开全新局面与资源嫁接,同时对于宣传推广方面的工作投入不足,使得观影市场上尚未能形成LED电影屏的规模化品牌效应,导致其对票房增长的贡献有限。从整个行业变化来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网络电影给院线电影带来冲击,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也是一个极为致命的因素,我们当中已经有很多人宁愿用几分钟看短视频代替走进电影院。即便如此,LED电影屏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其规模化应用的市场临界点,在于市场认知度及商业化规模运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