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音樂如鐘錶般精密,Tri-Planar U2 SE 唱臂

究竟是模擬信號還是數字信號更精準一些、更接近原始聲音一些呢?這個我想應該沒有太大的爭議:顯然是數字信號更精準、更接近一些。當然這並不能否認模擬信號獨特的魅力,也有大把人為之痴迷。

那麼接下來的另一個問題是:要讓模擬信號接近數字信號的精準度,是不是更困難一些呢?從邏輯上來說答案也是肯定的——從黑膠唱片的刻錄,到唱頭對凹槽信號的拾取,再到放大器的放大,最後到音箱的輸出,每一個環節的變數和不確定性相對都更多一些,因此也特別容易產生失真,要實現精準也就更難。

終極問題也就來了:要克服這一困難,應該怎麼做呢?來自美國的Hi-End模擬器材品牌Tri-Planar就給大家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那就是:把器材做得像高級鐘錶一般精密!

DIY大神的傑作

回顧Tri-Planar品牌的成長,簡直就是「DIY大神的發家史」。

Tri-Planar品牌的創始人是Herb Papier。年輕的時候,他是一名鐘錶匠,也是一名音樂愛好者,曾在一個名叫「Big Bands」業餘樂隊中演奏小號,後來開了一家音樂商店賣唱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因為在計時器校準方面具有專業知識,而獲得美國海軍的正式認證。

戰後,Herb Papier的這一技能一直被不斷打磨。最終,他定居在馬里蘭州的惠頓市,從此,他將自己對精細機制的天賦與對音樂的熱愛結合起來,創造出了Tri-Planar品牌。

1981年,Herb Papier帶着他設計和製造的Wheaton Decoupled Arm(惠頓解耦唱臂)在芝加哥消費電子展上首次亮相併贏得關注,Tri-Planar品牌也正式誕生。Tri-Planar的中文意思是「三個平面」,即代表着形成唱臂幾何移動方向的三個平面。

實際上,惠頓解耦唱臂被Herb Papier稱作是Mk.II型號。Mk.I型號則是他為自己和朋友設計製造出來的初代產品。1967年至1980年間,Herb Papier不斷嘗試解決唱臂設計的三個主要問題,即可調方位角、可調垂直循跡角(VTA),以及與黑膠唱片處於同一水平面的轉軸設計,因此Tri-Planar品牌至今已擁有長達55年的經驗。

Mk.II型號之後就是進一步改進的Mk.III型號。1983年,Mk.III型號的Tri-Planar唱臂獲得了《國際音頻評論》頂尖的「工程成就獎」,成為了該品牌獲得的所有獎勵中的第一個。

1999年,Tri-Planar唱臂發展了Mk.VI時期,Tri-Planar品牌被Herb Papier精心挑選的TriMai公司收購,公司位於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Herb Papier於2003年去世,享年83歲,當時TriMai公司正在推出至今仍在生產銷售的Tri-Planar Mk.VII唱臂,該款唱臂包含着許多Herb Papier在設計方面的最終思路。

之後,Tri-Planar品牌精心製作並推出的The Ultimate 12唱臂仍然被評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同類產品。這是一款超精密的唱臂,可提供最大的可調節性和高級鐘錶般的精度。正如Herb Papier所設想的那樣,這款唱臂獨特的雙樞軸設計可以在三個幾何平面上提供最大的可調節性,從而實現無與倫比的循跡性、透明度和分辨率。

在抑制振動上特別下功夫

目前,Tri-Planar品牌有且只有三款產品,並且全是唱臂,分別是頂級的12英寸The Ultimate 12唱臂、繼承傳統設計的9.8英寸Mk VII-U2 Classic唱臂,以及定位於中端的9.8英寸U2 SE唱臂。這次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款中端產品有什麼樣的表現吧。

U2 SE唱臂是一隻有效長度9.8英寸的標準唱臂,是廠家擅長並且機械感十足的航空電子萬向節軸承設計,採用了簡單的3顆螺絲安裝方式,有銀色和黑色外觀可選。從製造工藝來講真的沒得說,用來調節的各個旋鈕和撥桿異常精緻,操作起來也非常順滑,配合著精細的刻度和印字,確實頗有為高級鐘錶調時間的錯覺。Herb Papier這位「前鐘錶匠」的老手藝還是很迷人的。

基礎設計方面,U2 SE唱臂採用了夾具的方式,將唱臂管和軸承管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並且採用了複雜的解耦配重系統,與頂級的The Ultimate 12唱臂一脈相承。所不同的是,臂管採用了碳纖維材料製成,並且有同軸阻尼抑制振動的設計。整個唱臂大量採用了圓形部件,以有效抑制諧振。唱臂的支架與阻尼槽集成為一體,進一步降低諧振。同時,安裝唱頭的一端採用了阻尼材料填充,以降低振動。此外,更大液體硅膠材料滑動槽和同軸碳纖維臂桿也為減少振動大大出力。

功能方面,U2 SE唱臂內部使用了銀質連接線,垂直循跡角和方位角可調。安裝唱頭的金屬連接部位經過特殊的硬化和拋光。整個唱臂採用漸進式防滑設計,主軸承的高度與黑膠唱片高度處於同一水平面,進一步減少工作時軸向之外的扭力引起的振動。

穩定、大度、精準

在試聽時,U2 SE唱臂那種平穩、大度、從容不迫同時又精細入微的氣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別是在對人聲的演繹方面,U2 SE唱臂體現出超出同類產品一大截的優勢。例如在播放美國上個世紀50年代着名民歌四人組「The Weavers」的民歌集時,男歌手那種渾厚飽滿而又清澈細膩的男聲被自然而松馳地還原了出來,唇齒間的氣息控制和相互摩擦格外真實而鮮活,人體胸腔的共鳴則顯得精準、穩定而具有立體感。同時,U2 SE唱臂穩定從容的表現也再還原音場時引人注目,背景寧靜深黑而略帶輕盈的飄浮感,歌手之間的遠近距離甚至是高低站位都顯得準確而精細,展現出非常強大的定位能力。

而播放魯賓斯坦演奏的《肖邦夜曲全集》時,U2 SE唱臂的那種精準和細膩也被體現得非常生動。琴鍵按下後形成的龐大琴體振動顯得格外鮮活明晰,帶出了紮實而有規模感的琴體形狀。琴聲輕快而敏銳,富有光澤感和豐富的色彩。鋼琴擊弦聲的迴響和殘音引發的空氣振動,彷彿形成水流一般在音場中自然而輕快地滑動,令人感動不已。同時,U2 SE唱臂對於抑制振動的努力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音場的純凈透明度明顯提升,背景深黑而幽遠,使得這種鮮活而寧靜的氣質也被貫徹到整個頻段之中,鋼琴的低音位與高音位的彈奏跳動着豐富的層次感和和諧豐滿的對比,交相輝映之下又形成美妙而平衡的音樂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