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期,黑胶唱片已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积满了灰尘。但之后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2008年,全世界的音乐商店开始庆祝“唱片店日”。2020年,黑胶唱片的销量创下了历史新高,自1986年以来首次超过了CD销量。事实证明,与使黑胶唱片重新流行的怀旧情怀一样,黑胶唱片的历史及其背后的科学同样让人着迷。
早期的留声机
1877年,托马斯.爱迪生正在研究他最出名的两个发明:电话和电报。在这个过程中,他发明了电唱机(phonograph),作为一种播放录制声音的方式。在1878年6月的North American Review杂志上,爱迪生写道,他设想将“音乐再现”,以及听写、教育和报时(如语音时钟)作为该设备的未来用途。
19世纪80年代,由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经营的Volta实验室对爱迪生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后的设备称为留声机(gramophone)。留声机不像电声机那样从蜡制圆筒中读取声音,而是通过一个手摇机件来操作,使平板上的硬橡胶盘转动。1887年,德裔美国人发明家埃米尔.贝利纳开发出可以在留声机上播放的侧切平板,它的用途与外观与我们今天所知的黑胶唱片相似。
到1892年,电唱机和留声机开始向公众销售,前者被定位为“棕色蜡上的娱乐产品”。然而,早期用于留声机的蜡筒只能存储两分钟的录音,而且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
1901年,复制蜡筒开始被批量生产。它们由模具制成,而不是用手写笔单独雕刻,并且使用了一种较硬的蜡。这些圆柱体有时被称为“金模”圆柱体,因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金电极会释放出金色的蒸汽。使用这种新工艺,一次可以制作120-150个圆筒。
由贝利纳推广的平板唱片以约78rpm的速度播放,这就是为什幺它们被大多数收藏家称为“78s”。在改进蜡筒质量的基础上,这些圆盘每面可以储存3-5分钟的声音。它们由虫胶树脂制成,感觉比现代黑胶唱片更重、更脆。二战期间,虫胶很难买到,所以一些78s开始用乙烯基材料代替。
“现代”乙烯基
到1930年,RCA Victor公司推出了第一张商业化黑胶唱片。这张现代唱片的播放速度为33 1/3rpm,而不是78rpm。这种唱片直径为12英寸,这意味着它可以播放更长的声音。1939年,RCA的竞争对手哥伦比亚公司也紧随其后发布了一种12英寸“长播放”33 1/3rpm微槽唱片。作为回应,RCA发布了一种较小的7英寸唱片,每面以45rpm 播放一首歌曲,称为“密纹唱片”。
今天,唱片艺术家仍然将他们的作品称为黑胶唱片和密纹唱片(LP和EP),无论音乐是否有实体格式!
到了20世纪70年代,微型磁带(当时唯一的便携式听音乐的方式)和八轨磁带盒的推出使黑胶唱片退居次席。CD、数字下载和流媒体服务的推出又延续了这一趋势。
黑胶唱片是如何播放的?
黑胶唱片能够通过唱机播放声音的方式是一个有趣的过程。黑胶唱片(也叫做漆盘)被压制成有凹槽的压痕(这可能是“groovy!”一词的来源)。这些凹槽充当了原始艺术家录音的声波的”指纹”。
如果要播放一张唱片,你需要把它放在唱机上,唱机有一个旋转的底座和一个细长的唱臂。唱臂末端有一个唱头,唱头由钻石或蓝宝石制成。当唱机旋转时,测针在唱片的凹槽中振动。
唱臂末端的唱头包含一个压电晶体。当测针在凹槽中振动时,它会通过墨盒产生电信号。然后该信号被反馈到唱机的放大器。
当唱片播放时,触针从唱片的外缘向中间移动,通常速度为33 1/3rpm,这样每面都有20-30分钟的声音。(许多唱片艺人在为他们的专辑排序时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会使A面结尾的歌曲更有节奏感和活力,让人想翻开唱片继续听)。
音乐发烧友们经常唠叨,黑胶唱片比CD或流媒体服务具有更好的聆听体验。为什幺会这样呢?差异可能归结于模拟录音和数字录音。黑胶是模拟录音的,这意味着唱片的凹槽是实际录音的物理表现。其他现代格式是数字录音的,这意味着录制的音乐被转化为一组离散的数字。也许这就是为什幺黑胶唱片的声音经常被描述为比数字播放“更温暖”或“更真实”的原因,尽管这往往是争论的焦点。
黑胶唱片的生产过程既费时又费钱,并且在生产车间开始之前就开始了。首先,录制的音乐必须通过一个称为母带处理的优化过程来转换为黑胶唱片。这时,经过专门培训的音响工程师会确保音轨的水平、限制、均衡和排序都达到最佳质量。
接下来,通过一种被称做车床切割的技术将母带文件印在漆板上。使用一支钻石测针将唱片的凹槽直接刻在铜制母带上。
然后,使用如下所述的电镀技术制作唱片:在漆过的母盘上喷上银溶液,以增强其抵抗大规模复制产生的压力,然后将它放在镍浴中形成一个“压模”。这个“压模”有一个凸起的凹槽,用于形成黑胶拷贝中的凹槽。通常,需要制作多个母盘和压模,尤其是当工厂需要完成较大(>10000个)的订单时。每个压模通常可以制作大约1500-2000张,然后才会磨损并无法再使用。
电镀后,压模被送到液压机上。预热过的聚氯乙烯(PVC)颗粒混合物被制车称为“饼干”的固体圆盘,然后将其加热至148°C(300°F)并在液压机内以超过 2000psi的压力压缩约8秒。压模就像华夫饼熨斗一样,在压平饼干的同时将凹槽图案压入饼干中。
新压制的唱片会在水浴中再冷却8秒,然后将它们修剪成最终的形状,并被磨圆。唱片还要经过最后的固化过程,这对于避免以后变形很重要。
唱片厂通常在生产整批唱片之前都会进行试压。这样,唱片公司和独立艺术家可以在生产数百或数千张有缺陷的唱片之前,进行质量把控。
多年来黑胶唱片为何热度不减?
有数十年经验的资深乐迷或许会记得,在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大家相信激光唱片(CD)是最出色而方便的音乐载体,很多人对古旧、笨重、打理麻烦又占据大量空间的黑胶唱片弃如敝屣,唱片店作特价销售也往往无人问津,有时甚至在大厦垃圾房也会见到一堆遭丢弃的黑胶。
当时大概没有人会想到,黑胶唱片会有复兴的一天。去年6月,大型国际购物网站Amazon宣布开办黑胶唱片会,向缴付月费的会员每月供应一张黑胶唱片,可见市场相信,黑胶唱片的复兴并不是短暂的热潮。而约一年前,美国唱片业协会(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简称RIAA)公布,在2020年上半年,黑胶的营业额自1986年以来首次超越了CD的,达2.32亿美元,占了实体音乐媒体销售额的62%。
当然,单看这项比较多少有误导成分,因为造成这项超越的主因,是CD销售下降多于是黑胶的复兴;此外,现在音乐市场真正的主流是非实体的网上串流平台,在上述时期占了整个音乐市场营业额的85%,达48亿美元。不过,黑胶的受欢迎程度方兴未艾,却是不争的事实。根据360 Research Reports有关全球黑胶销售的研究,估计营业额在2021至2026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5%,到2026年将达4.8亿美元(由于上述两机构所用的计算基础和方法不同,两组数字不能互相配合参照)。
究竟黑胶为什幺会复苏?可以有很多不同解释。或许最显而易见,也难于否定的一点,是从音响发烧友角度,时至今天,用数码(digital)器材和音乐载体播放出来的音效,原来仍不及模拟(analogue)器材和黑胶唱片。这个情况有违CD起飞时期大家的想象,令不少高端音响发烧友一直坚守或重新投入黑胶的世界。
不过,单纯是上述的音响角度,又或是所谓怀旧热潮,并不足以全面解释黑胶复苏的原因──受欢迎的不单是讲究音效的所谓发烧唱片或昔日的旧唱片,很多不见得发烧的新唱片同样会推出黑胶版本,也为市场受落。因此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作为聆听音乐的媒介,黑胶或模拟模式跟数码模式究竟有什幺不同。
回想CD刚推出时,标榜的除了音效以外,更重要的是聆听和储存时方便:可以不停播放接近八十分钟的音乐;可以使用汽车上和随身的器材播放;碟上的数码档案可以百分百复制母带的档案,而且永不会磨损(这并非事实,倒是后话,生产商当年确曾如此标榜);可以遥控;播放时可以暂停(pause)、重复(repeat)和随机播放(random)到了档案下载和流平台的年代,各种方便更进一步。
“便捷”是数播的优点,但也是缺点,因为我们会在很多种状态下聆听音乐:在驾车或搭公共交通工具解闷;在工作、做运动、功课、家务时播放作为背景;用来伴舞或增添派对或宴会的气氛,这些是音乐的“功能性用途”。很明显,以电子仪器播放数码版本正好迎合这些功能。
不过,有些时候,我们想细心和专心地聆听音乐:让情绪受感染,随着旋律起伏;想细味歌词的微言大义;期望仔细领略歌手演唱、乐手弹奏的高超技巧,在音乐作这种“欣赏性用途”时,我们其实并不需要那幺便捷,乐意先清洁一下黑胶唱片,然后倒一杯茶或酒,坐在沙发上,手持唱片封套读一下歌词,每隔约二十分钟站起来翻一次唱片。我们需要的,是享受一段人性化的生活过程,而毕竟那些什幺暂停、重复、随机功能,又或干净无损的声音,其实并不那幺人性。
进入了串流平台的时代,实体音乐产品与非实体的音乐电脑档案之间的差异,又形成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消费者订购了某个串流平台,就仿似拥有了全世界的音乐,甚幺都可以选听;但同时又甚幺都不拥有,一旦中止订购,就甚幺都再听不到。谈“拥有”,并不是执着于物欲,而是怎样建立自己的品味和欣赏标准。过去我们要买唱片,大多数人都有经济条件的局限,需要作出取舍,选择自己喜欢的来买,可能花上大量时间摸索、试听、思考和搜购,从而建立自己的品味,这个过程中带来的趣味,并不亚于聆听音乐本身。
到了今天,由于在串流平台上选听甚幺都没有额外的经济代价(代价只是时间),大多数听众不会主动仔细认真思考聆听选择,可能根据“前串流时期”已建立的口味,更有可能是影音媒体和社交媒体在日夜播放的歌曲,又或串流平台根据算法作的推荐或不知谁人编排的歌单。但这些消费者失去的,却是从摸索和培养品味而来的趣味。这大概是实体音乐产品仍有捧场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然,黑胶唱片在市场日后不可能压倒非实体的数码主流,但却代表着音乐世界中仍有着重人性化和认真品味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