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國的Basis Audio品牌雖然在國內的知名度不算太高,但在Hi-End級的黑膠唱盤領域乃至模擬音響領域都是個「老資格」。該品牌於1986年在美國創立,一直專業從事Hi-End級黑膠唱盤的設計開發與生產,至今已有近40年的歷史。
對機械精度的要求近乎狂熱
Basis Audio品牌的靈魂人物是Armando「A.J.」Conti,他是機械工程師出身,對於重量彈簧阻尼有着特別的研究。也正因為有機械工程方面的造詣,他設計起黑膠唱盤的驅動系統也是得心應手。實際上,Basis Audio品牌旗下的產品型號並不多,幾乎一隻手就可以數得過來。頂級旗艦產品就是以Armando「A.J.」Conti名字命名的A.J. Conti Transcendence,用料和設計也極其豪華。近年來,Basis Audio品牌除了不斷改良現有的黑膠唱盤產品之外,又有推出了唱臂等附件,讓用家有了更多選擇。
上面說過了,由於專攻機械工程,因此Armando「A.J.」Conti在設計黑膠唱盤時對於機械精度的要求極為嚴格,甚至到近乎狂熱的地步,他只允許誤差的數字越來越小,越趨近於零越好,這也造就了Basis Audio品牌黑膠唱盤頂尖的機械工藝,當然也為最終精準、平衡、自然、中性的好聲音打下來絕對堅實的基礎。
入門級的黑膠唱盤也挺強
這樣的執着,當然也貫穿了整個Basis Audio品牌各種型號的黑膠唱盤,即使是這次試用的入門級2200 Signature黑膠唱盤也是如此。這款唱盤其實也是Signature(簽名)系列中最基礎的一款,同系列中還有2500 Signature和2800 Signature兩款黑膠唱盤。從外觀上來講,三款唱盤差別不大,均是雙層透明丙烯酸壓克力減振底座配合四隻粗壯的減振機腳,承片盤則是半透明磨砂的丙烯酸壓克力材料,由皮帶驅動。三者的區別只在於一些細節配置方面、能否搭配外置電源以及有沒有真空唱盤吸附功能,像外圍的唱片鎮、校準基座、唱臂這些都是通用的,因此,考察最基礎款的2200 Signature黑膠唱盤,基本就可以了解整個Signature系列乃至整個Basis Audio品牌黑膠唱盤的設計亮點所在。
在消除振動方面下苦功夫
Armando「A.J.」Conti曾經說過,黑膠唱盤設計的一個基本目標就是當唱針在唱片凹槽里移動時,儘可能減少除了凹槽變化之外的任何額外影響唱針動作的因素。這是因為,唱頭本身無法區分由凹槽起伏(即音樂信號)引起的相對運動以及由共振、空氣或結構振動、電機噪聲等引起的干擾。這些干擾降低了音色、音準和動態表現,最終讓聲音不再純凈,也無法還原初始的聲音。如果在唱針拾取信號這一環節就引入了這些干擾,在接下來的其他環節中也就無法將它們去除。所以,在消除外界振動方面,Basis Audio品牌黑膠唱盤非常下功夫,即使是在2200 Signature上面,也採用了四隻內部含有流體阻尼物質的「共振消除器」機腳,而2英寸厚的副底座就以懸掛方式安裝在上面。這四隻機腳內部還設計有多組縱橫方向交錯的彈簧和減振器,不僅讓副底座處於隔絕外界振動的狀態,也可以有效消除副底座自身的振動。
而在承片盤方面,厚度為2英寸,重量達到20磅(約9kg)。可以注意到,同系列2500 Signature和2800 Signature兩款黑膠唱盤的承片盤外側表面,有多條圈形,但2200 Signature黑膠唱盤的承片盤外側表面則非常平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廠家並沒有具體的解釋,留下一個懸念待解。此外也可以發現,2200 Signature黑膠唱盤的唱片鎮看上去體積非常大,它實際的名字叫做Reflex Clamp(反射夾),由航空鋁材精加工製成,從1988年開始生產以來就幾乎沒有任何設計上的改動,並且在有效性、質量上堪稱業界標準。
以「微米」為單位的公差容忍度
當然了,如上所述,機械精度是Armando「A.J.」Conti最為「痴迷」的環節,在軸承公差、盤片跳動幅度和盤片速度變化方面,他執着地追求越來越小的數字。據某全球權威音響媒體報道,在用儀器測試2800 Signature黑膠唱盤時,承片盤的跳動僅為±5微米。並且,這一測量出來的數據還包括了所有旋轉誤差的總和,包括承片盤的旋轉分離誤差、軸承中心誤差或是轉軸運動的移位誤差。同一系列的2200 Signature黑膠唱盤在這一方面自然也不會差。
同時,上述測試還顯示出該唱盤承片盤的軸承公差已達到機械極限:軸承直徑公差僅為±1.2微米(而人類頭髮的直徑約為75微米)。軸承的油隙為6微米,每隻盤片都經過手工裝配到軸承上。每隻軸承和相匹配的承片盤都作了一一對應的標記,以便經銷商或用戶在組裝時可以實現最佳組合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上面這些不斷縮小的公差也是Basis Audio品牌黑膠唱盤數十年來不斷改進的重要方面之一。而在驅動皮帶方面,Armando 「A.J.」Conti也沒有放過。他認為驅動皮帶厚度的細微變化也會對承片盤轉動速度的穩定性帶來影響,因此,他自行購買了精密磨床來製造滿足要求的驅動皮帶。這就是新型的「革命性皮帶」(Revolution Belt),其厚度變化僅為±0.6微米,對於柔韌材料來說是一項驚人的成就。Armando 「A.J.」Conti還發現,製作皮帶的材料越薄,發出的聲音就越好,所以你可以看到「革命性皮帶」薄得幾乎是半透明的。
寧靜、平衡、鮮活
本年我社在上海走訪之旅現場聆聽所搭配的器材自然少不了艾盛音響的拳頭產品EgglestonWorks(艾格斯頓)Viginti 20周年紀念版音箱。驅動音箱的放大設備為全套VTL,分別為TL-7.5 Series III Reference前級和MB-450 III後級驅動,而與2200 Signature黑膠唱盤搭配的唱放為The TP-6.5 Series II Signature。整個系統的電源處理部分則用到Signal Projects Poseidon S40 電源處理器。對公差數字這麼講究的2200 Signature黑膠唱盤,究竟聽起來會不會有明顯的優勢呢?現場首先播放姚瓔格《牧歌》,人聲清澈自然,通透而展現極高的分析力。作為黑膠版本,聲音的模擬感和空氣感充分展現,女聲更加自然傳真,帶有溫度和深情,清秀甜美。
接着播放愛德華.范.貝奴姆指揮荷蘭阿姆斯特丹管弦樂團演奏的《布魯克納第九交響曲》,較過去聆聽比較明顯的不同在於更加優秀的強弱對比和全頻段平衡感,音色和音場中的空氣彷彿突然鮮活了起來。當管樂高亢地響起時,音樂的激情隨着音量的加大而逐級釋放,但人耳卻絲毫感覺不到任何的不適或是顯得嘈雜,顯示出這台黑膠唱盤的失真度極低。同時,管樂的輝煌也不會掩蓋背景低音量伴奏樂曲的鋪墊層次,兩者保持着微妙的自然平衡,顯示出這台黑膠唱盤優良的剖析和把控能力。
而在播放克萊默演奏的《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時,讓人意外的是整個音場的背景噪聲幾不可聞,彷彿被「過濾」了一番一般,環境深黑而寧靜,透明度極佳。這種表現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樂聲更為鮮活明銳,聽感生動了不少。此外,你還可以明顯感到層次感豐富了許多,高頻段在明亮光輝之餘,又帶着柔和的閃爍感,非常怡人。
執着就有收穫,這一點在2200 Signature黑膠唱盤上面得到了全面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