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情人間的喃喃細語,《倫敦豎琴之聲》

豎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撥弦樂器之一,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樂弓,一種由狩獵時的弓箭衍生出的祭祀器具。從外形上看,豎琴和我國古代的箜篌十分相似,而箜篌大約在漢武帝時期從西域傳入中原,它與豎琴確實都出自同一個祖先。根據埃及古圖記載,豎琴大概在公元前3000年至4000年期間就已經誕生了,目前被發掘最早的古豎琴大約來自公元前25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從外形上看已經和今天的豎琴十分相似,但琴弦只有13或14根,而現代豎琴常見的有38弦、40弦或47弦豎琴等等。豎琴在歲月的長河幾經演變,我們現在最常見的踏板豎琴,最早出現於在17世紀,到了19世紀,經過S.埃拉爾——這位鋼琴製造史上的大人物的改造,二級踏板豎琴就此問世,現代豎琴的基礎就此確立。豎琴的底部有七個踏板,這七個踏板對應着七個不同的音,演奏者通過踩動踏板來實現音高的升降。豎琴的內部的結構非常精妙,由兩千多個細小零件組成,這種精密度與複雜度也意味着它有相當高的製造成本。

這也是為什麼豎琴明明音色動人,學習難度也不高,卻一直相當冷門的原因了,因為它真的很貴啊!雖然說不管什麼樂器,品質好的都可以達到幾十萬,但大多數樂器,比如吉他,一把入門級的「燒火棍」幾百塊就能搞定。但豎琴的上限雖然和其他樂器差不多,但一架進口入門琴的費用就大概在10萬以上,相比之下,這個門檻實在是顯得「高處不勝寒」。豎琴的譜子相對比較少,而且作為一種偏門樂器,尤其在國內,教授它的老師實在是很少,就算你家底厚實買得起琴,你所在的城市可能壓根就找不到豎琴老師,由此惡性循環下去,自然學豎琴的人就非常少了。另外,豎琴的踏板需要經常更換,它的重量也實在不容小覷,演出時搬運起來也是噩夢一般,我就聽說過一段悲劇:有女生在搬琴時不慎砸到了自己的小腳趾,結果直接粉碎性骨折。雖然豎琴在大眾心目中是屬於仙女的樂器,但真正的仙女可是會魔法的,既沒有囊中羞澀的顧慮,搬出樂器時也只需要揮一揮法杖罷了,而現實中每個豎琴演奏者在那層仙氣的籠罩之下,儘是不足為外人道哉的苦澀。另外,現實里彈豎琴的可不只有仙女,還有不少「仙男」。我們對豎琴老有一種刻板印象,它似乎永遠屬於古典油畫中的貴族美人,或者希臘神話中的女神。

豎琴也是交響樂團里的重要一員,儘管它在樂曲中的存在感往往並不高,出場率也相對較少,但那優美典雅的外形還有撫琴的漂亮姐姐往往能吸引觀眾的注意。豎琴本身算是交響樂團里比較特殊的一類了,像它和鋼琴、管風琴、鋼片琴這一類音色鮮明,但又不屬於管弦樂隊常規樂器的,一般被成為裝飾性色彩樂器,但有時也會因為發聲原理被分入打擊樂組。色彩樂器是一個很生動的說法,這一類樂器通常是憑藉其獨特的音色,為樂曲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豎琴通常就是和聲伴奏和滑奏式的裝飾句,它有着一種格外純凈空靈的音色,像林間的柔風,月下的清泉,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大自然的靜謐與浪漫。如果要選擇一張最能展現的豎琴的典藏級錄音,《倫敦豎琴之聲》必定入選,這張專輯又是Cala公司又一傑出錄音製作,這張錄音選擇在英國倫敦漢普斯特德花園郊區聖猶達堂(St.Jude』s Chruch)進行,這張專輯集結了歐洲16名豎琴專業好手,光是想像一下16座金光閃爍的豎琴一字排開的陣勢,那真是用「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毫不為過。

這張專輯選取的曲目也是頗具心思,很多作曲家都偏愛豎琴的音色,比如印象派的作曲大師德彪西曾寫過《長笛、中提琴與豎琴三重奏奏鳴曲》,這張專輯中的第一首改編的正是德彪西的成名之作《牧神午後前奏曲》,雖然沒有交響樂隊版的強大對比,但用豎琴來演繹這部作品,朦朧感十足,這首錄音考察音響定位再合適不過。除了德彪西、柏遼茲、巴赫等西方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外,專輯內還收錄了中國樂迷很熟悉的《茉莉花》、法國香頌《玫瑰人生》,甚至還有韋伯音樂劇《劇院魅影》的選段,讓趕緊上雙眼,享受這份屬豎琴帶來的浪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