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s Labs Xs Pre前级、Xs300单声道后级+Hansen Audio The King E2

它拥有众多专利,但从不吝啬分享电路技术;它获奖无数,旗下一众产品被音响爱好者奉为“一生追求之物”;它研发的脚步永不停息,俨然稳坐音响金字塔的顶层。它,就是Pass Labs!“技术突破”和“推陈出新”一直以来是我对PassLabs的印象,“简单就是美”这是Hi-End音响世界里的金科玉律,也是Pass Labs始终坚持的设计目标。Pass Labs在Hi-End音响圈子里的从崇高地位,就是一次次把以上这些做到淋漓尽致积累而来的。就像Pass Labs Xs旗舰系列,采用毫不妥协的电源分离单声道设计,也就是说两声道就有4个机箱,该系列的出现,再一次把Pass Labs的经典地位推向另一个高峰。这一次,我们在升越音响领略到由Pass Labs Xs Pre前级放大器、Xs300单声道后级搭配Hansen Audio The King E2座地式扬声器带来的极致表现。

图片

音响巨匠

音响巨匠,Pass Labs足以担得起这个名字。作为美国知名Hi-End音响品牌,Pass Labs的公司全称为“PassLaboratories, Inc.”,该公司是由著名的音响设计师Nelson Pass在1991年创立,1992年推出堪称经典的Aleph0单声道后级,其功率输出级采用了推挽式设计,但Nelson Pass却称之为单端放大器,因为他把纯A类单端放大器设计原则完全贯彻在这部放大器中。随后推出Aleph0s两声道后级与Aleph P前级,并推出推力更大的Aleph 1单声道后级。1994年,Pass Labs又将Aleph后级的放大架构由三级简化至两级,并采用获得专利的新型电流源组件去驱动单端输出模块,而推出新款的Aleph 1.2以及Aleph 2单声道后级单声道后级。

Nelson Pass何许人也?他被谕为音响界三大鬼才之一。其实早在学生时代,Nelson Pass就已经对音响产生浓厚兴趣的,决心自行制作扬声器,由于自身主修物理学科,对声学方面的知识也不断探究,在大学读书时期已进入了ESS音响公司,进行研发Heil气动式喇叭单元的工作。到了1974年毕业后,Nelson Pass创立了Threshold(美国精神)公司,并推出了全世界第一部动态A类800A放大器。而在1987年,Nelson Pass遇到事业上第一个转折点,它将Threshold公司卖给了Dynatech。不断的成功钻研技术和坚实的研发实力,让NelsonPass先生成为音响业界的知名产品之一。

图片

Nelson Pass之所以长期受到音响爱好者的敬重,就是完全揭露产品设计的讯息,毫无保留的分享Pass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和其他的音响大师相比,他更少了一股明显的商业味道。这或许和他过去的经验有关,Nelson Pass还没有进入音响业界工作前,他早已是DIY音响杂志Audio Electronics的撰稿人,发表许多创意线路,而许多DIY迷津津乐道的“禅”(Zen),就是Nelson Pass的杰作,在公布线路细节之后,吸引许多好手加入线路最佳化的修改意见,也让“禅”的线路不断精进。这种类似Wikipedia的共享精神,早就在DIY的圈子里风行已久,而Nelson Pass则是DIY圈子里的意见领袖。只要是非商业性的应用,NelsonPass都欢迎音响爱好者善用他所公布的线路资料,制作出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放大器。

说到这里,Pass公司似乎只有一位英雄Nelson Pass,其实不然幕后还有其它功臣。Nelson Pass在公司的地位当然最为重要,他象是超对称、单端平衡与纯A类的传教士(Evangelist),宣扬Pass的设计理念与哲学,但是热中于音响设计的Nelson Pass,未必懂得经营,Threshold就是个例子。而Pass却能长期稳定成长,幕后有两位重要的功臣,一位是副总裁WayneColburn,一位是工程师Kent English。WayneColburn也是懂电路设计的高手,在X2.5前级的线路上就印着WayneColburn的大名,而Aleph Ono唱头放大器,也是出自Wayne Colburn的手笔,Pass前级所使用的音量控制器也是Wayne Colburn所设计。另一位则是工程师KentEnglish,负责技术文件的撰写,当然也参与线路设计。不过既然是幕后功臣,Wayne Colburn与Kent Engilsh的相关背景资料也不多,我想日后有机会面对面采访,一定要问问他们和Nelson Pass这样的明星设计师工作,会不会倍感压力?无论如何,在团队努力下,Pass俨然已是美国Hi-End音响界的一方之霸了!

Pass Labs旗下的产品都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具备了独特又简洁的电路设计,这正是Pass产品的最大特色,近年产品的技术核心,则是在1994年获得专利、并于1998年开始正式运用在X1000单声道后级(及其后续产品)的“超对称电路”(SuperSymmetric circuit)。

以出色的放大器技术为根基

我们熟知的动态A类就是在小功率时线路以A类模式工作,而超过一定功率时就自动转成AB类工作,而Nelson Pass先生所设计的放大器线路震惊业界,也令Nelson Pass跻身当今最有影响力的音响设计师行列。除此之外,NelsonPass在放大器线路设计上更坚决反对负反馈。一般来说,为降低失真,工程师们都主张负反馈设计,同时提高阻尼系数,从而达到把扬声器控制得更好,但是Nelson Pass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甚至会污染输入讯号,同时也对高频解析力及透明感造成负面影响。不采用负反馈降低失真,Nelson Pass认为采用最简单线路可以达到此目标,为此他宣扬“SimpleIs The Best!”口号。

图片

另外,Nelson Pass还极力推崇大电源供应方式,认为后级的供应能力至少都要最大消耗的两倍以上,从而在最爆棚状态下才能重播得好。尤其难得的是,Nelson Pass还是少数能跨界Hi-End与DIY音响圈的奇才,它拥有许多音响架构上的专利,但却不吝于分享电路技术。他在各种杂志上发表文章,甚至将自己的电路图一并公开,被许多崇尚自己动手DIY的超级音响爱好者尊为大神。当然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NelsonPass对自己的自信满满,所不怕别人抄袭自己的技术。事实也是如此,尽管Nelson Pass这些在后级放大器设计方面的看法得到外界普遍的认同,不过这些方式注定了需要采用最佳零件和大量细致工作,导致成本不菲,也只有顶级厂商才有实力做到,大部分音响厂商出于考虑控制成本仍只能采用较便宜的方式。Pass Labs成立取得了不少专利技术,其中最负盛名的大概莫过于X1000放大器上的Super Symmetric Circuit超对称平衡线路。一般的对称放大器利用两组完全相同的电路,由于每边的噪音、失真相同,从而互相抵消而达到理想的输出状态。不过Super Symmetric Circuit则更进一步,寻求在两边线路达到零失真,而非完全依靠它们间的互相抵消,所以理论上失真更低。这种技术讲求零件的配对,并应用于一个平衡输出的模式。和非平衡式接驳的单个放大器相比,Super Symmetric Circuit放大器能将失真和噪音进一步降低100倍之多。Pass Labs成功地把它应用于大功率电路中,并在1994年为它取得了专利,至今超过十年,技术已经掌握得十分成熟。现在,SuperSymmetric Circuit及平衡单端式结构已被应用在Pass Labs生产的所有X系列前后级放大器上。

独辟蹊径的Xs Pre前级放大器

作为旗舰系列,Xs Pre前级放大器无疑在性能上该更具有优越性,XsPre的独立电源供应器从主机箱中分离出来,这样的设计带来很多的好处,首先,它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电源变压器的振动和电磁干扰,给信号放大电路提供更纯净的工作环境,目前XP系列主要由Wayne Colburn的设计,也是以降低噪声和电路干扰为首要目标,因为Nelson Pass在后级也完全是朝这方向努力的。电源供应器机箱和前级放大器机箱大小一样,为线路布局提供了充裕空间,电源供应机身设计非常严谨、充裕,内部线路针对左右声道独立设计多级低内阻高速整流、稳压电路。

图片

另外,Xs Pre前级放大器的电源供应器的电能供应能力相比其他机型而言,它的纯净度较一体化设计的前级放大器更为优胜,特别是在性能上更有着大幅度的提升。除了电源分离外,Xs Pre前级放大器在降低两声道串扰方面有了更大的改进,带来比过往的产品更能令人感受到真实的现场感。另外,从电源供应器的背面板可以发现供电接口有两个,这是一个是给Xs Pre前级放大器使用的接口,不过,跟过往的设计不同,这次在XsPre前级放大器中的电源部分,其机身的接口主要是提供给Xs Pre前级放大器的主机使用,跟以往的设计不同,简化了设计,从中可以看到,Pass Labs厂方为Xs Pre前级放大器搭配的分体式电源部分,在供应上储备了足够的电能来满足音响爱好者极致的音乐表现需求。

图片

作为新一代的旗舰级放大器,Pass Labs打造的Xs Pre前级放大器在每声道的输出上,就设有一组Master,一组Slave,各备平衡和非平衡接驳模式,前者是固定增益,一般情况是接这一组往功放;至于后者,如果是用不同后级玩bi-amp推动喇叭的不同音路发烧友,可以透过(在线路放大机箱)面板上的细小旋钮,去独立调校增益/电平,进行更精确的输出调整,获得平衡度更高,更理想的频率响应分布效果。跟之前的XP-30用上三件式的设计不同,这次Xs Pre前级放大器沿用了两件式的设计,其主要的设计目的依然主要围绕“出靓声”做文章。厂方是希望在XsPre前级放大器机箱内线路与线路间不会太过挤迫之余,带来更多的空间,也可以为音响爱好者提供更多的输入端,完整造就旗舰级的前级放大器设计,使得用家同时间接驳更多不同讯源。

图片

再看看Xs Pre前级放大器背部接口,提供了多达十一组的XLR平衡接口以及十一组的RCA非平衡接口,这样的接口数目要比之前的旗舰级XP-30的区区5组平衡/非平衡的输入接口要多得多。要知道,这只是两声道领域的极致前级放大器,而并非主流的AV前置放大器,Pass Labs在接口配置上可谓已经发展到极致的水平,完全是顶级的装备。如此多的XLR平衡接口以及RCA非平衡接口,可以更方便音响爱好者搭配更多的高级器材来“玩音响”,发挥出极致的声音表现。

图片

Xs Pre前级放大器在外观设计上也有变动,目前硕大的旋钮显得充满质感,更令到Xs Pre前级整体的感觉更具时代气息,我们知道,由PassLabs总裁的Desmond Harrington一手设计的音量衰减调控系统非常出色,这次Xs Pre前级使用的音量衰减调控系统同样先进,在机身上使用的是DallasDS 1882音量控制芯片,面板上的音量控制旋钮,是以光学耦合传送操控讯号。此外,显示屏的亮度可以在遥控器上调节,当然,也可把音量段数和输入位置显示关掉。同时,Xs Pre前级使用到的微处理器与放大线路,是放置于不同机箱之内,所以绝不会互相影响的,从而让音响爱好者可以绝对放心。至于电源供应部分,厂方为Xs Pre使用噪音极低的Plitron环形变压器,所有的稳压线路亦已彻底改良,采用的滤波电容数量亦已增加,务求让线路工作更线性、更稳定。在电源供应机箱背后,可以找到一个Amp Turn On的binding posts设备,说明书称设有12 volt DC电流,适用于同厂或其他同样设有此功能的后级,以作启动电源用途。

不同凡品的Xs300单声道后级

分体式电源设计,一个系统中后级部分就有四件器材,这就是Xs300单声道后级。而从外型上来看,Xs 300以一向简洁的线条设计为主,配搭上黑色框偏流表设计,既美观又高贵。

图片

除此之外,XS系列最独特之处是输入部份选用了罕有的东芝Jfet功率管,而输出部分则选用了Mosfet输出管。由于东芝Jfet及Mosfet输出管极之罕有,因此其它品牌难以模仿。Xs300单声道后级集合了Pass Labs所有最新最高端的技术,前端输入电路由Wayne设计,类似于过往在旗舰级别XP-30、XP-20等前级放大器的电路,输出级的设计则由Nelson设计,而分体电源系统组由Nelson和Wayne一起合作完成。Xs300经过了长时间的试听和调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质量功率放大输出,每声道由放大主机和电源主机两台机箱组成,正如前面所说,Xs 300采用一套四件式的架构,放大主机和电源主机各两台机箱,采用全左右独立声道分体供电,这样的设计可以完美地隔离电磁波所产生的干扰与保证左右声道指标的一致性。配合纯A类300W的强大功率输出,无疑成为音响市场上少有的优良设计。

图片

黄金组合,以Hansen Audio The King E2开声

在升越音响的试音室,Xs Pre前级和Xs 300单声道后级都作为旗舰级别的存在,搭配上到底采用什么级别的扬声器才能配得上?代理为我们选择了Hansen Audio The King E2座地式扬声器。3音路6单元设计的The King E2同样是大师级别,当中两个低音单元和双中音单元由Hansen Audio设计制造,与两个高精度高音单元完美匹配。

图片

人声方面,这套系统表现得相当凝聚并且情感十足。在陈洁丽的《天与地》中,整个系统的音乐呈现出出众的线条表现,人声凝聚,音乐伴奏和歌者的声音融合,再现出宽广的音场效果。人声极为通透,女歌手的声音逼真无隔膜地再现听众面前,形象栩栩如生,对于烂熟于心的曲目闭眼所听时,明显有一种生动感、现场感和血肉感,如同陈洁丽就站在笔者面前,已经没有了器材的存在。当然,这种通透是一种令人讨好的通透,而不是那种中频显得极度干薄类型的音质,清晰通透的人声带着适当的肉感,声音厚度充足,但不乏出色的高频延伸,展现出贵气的一面。女声的曲目在整个系统中非常丰厚,带有极佳的诱惑力,摄人心魄,细听之下更发现还原下的光泽感。人声中频音色不错,饱满且烘托出人声伴奏的感情美,中低频的泛音很大,有一种感染力和扩散力。

弦乐方面以《罗西尼弦乐四重奏》试试,Pass Labs Xs前后级组合的演绎下立刻展现出弦乐之美,且散发着柔软、唯美的声音质感!现场的弦乐群起拉奏,完整地呈现出开阔的音场、清晰的对焦、纯净的音质与鲜活的音乐色彩。音乐中,笔者感受到既轻快又有活力的弦乐演奏,Pass Labs这套组合令整个系统呈现出生意盎然的画面。大提琴厚实中又有线条感,且柔中带刚,在现场更可以感受到演奏者力道的变化,而小提琴则雀跃地飞舞,好像跟着大提琴嬉戏着,四重奏的乐器此起彼落,仿佛是一首快乐的嬉游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