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afonte Returns to Carnegie Hall》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Harry Belafonte(貝拉方提)是美國流行音樂史上與貓王齊鳴的偉大黑人歌手,也是真正的黑人民族音樂發揚者,他以摻雜西印度群島加利帕騷(Galypso)風格的演唱特色而傾倒觀眾,人稱「卡利普索歌曲之王」。同時,他也是最成功的美籍非裔音樂明星之一,他吸收了民謠、爵士和世界打擊節奏音樂的精髓,在主流音樂方面取得了成功,其受到歡迎的程度在黑人民權運動之前絕無僅有,而且他也是民權運動的先鋒,2000年獲得格萊美終身成就獎。 

圖片

Belafonte的歌曲有如此感染力或許與他的背景有關,童年時代Belafonte在牙買加他父親的出生地過着貧困的生活。二戰結束後,他勤工儉學在紐約戲劇進修所學習。1952年開始以唱民歌作為他的職業,1953年第一次上銀幕,演出《光輝的道路》。同年,他還在百老匯演出《約翰.默里.安迪森的年曆》,獲戲劇托尼獎。有感童年的艱辛,Belafonte多年來一直支持兒童基金會的各項努力,組織了義演音樂會和籌款活動並參加演出,走訪各國並為兒童大聲疾呼。他向美國國會做了各種工作,力圖說明當局制訂各項惠及兒童的政策,這些努力對於兒童基金會和世界各地兒童的事業來說十分重要,於1987年,Belafonte獲任命為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
在他眾多作品之中,發燒友最熟悉的當數《Belafonte Returns to Carnegie Hall》(貝拉方提在卡耐基大廳),他的嗓音中氣十足,嘹亮渾厚,肺活量大得驚人,演奏不挑樂風,既擅長古典,也擅長爵士,他的發燒嗓音一直被發燒友用於測試器材人聲定位和舞台場景的重要還原作品。

圖片

《Belafonte Returns to Carnegie Hall》中的曲目收錄自卡內基音樂廳。卡內基音樂廳是世界著名的藝術聖殿,其現場的音效被專業音響認識視為「原音重現」的標準,而本專輯乃現場演唱專輯的最佳範本。1959年,Belafonte在47人編製的大樂團伴奏之下,在卡內基音樂廳展現其南方民歌、世界歌謠及加勒比海風情的畢生名曲,以精湛的演出征服了紐約。而負責本專輯現場錄音製作的Bob Bolard表示「麥克風很機靈地在適當位置、適時時機出現,捕捉住舞台表演者演出精髓的現場錄音,真可謂是少之又少。」
Belafonte演唱Calypso名曲《Day O》、《Jamaica Farewell》、《Ma Ma Look A Boo Boo》外,還演唱多首美國南方的傳統民歌和世界民謠。對於很多玩音響的發燒友來說此碟絕對是一張必收的經典發燒天碟。收錄了Belafonte原版專輯的錄音水準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空間感表現極佳,像Belafonte在舞台上的走位,伴奏樂團及樂器的相對位置和角度,甚至於高、中、低各層看台上觀眾的回應及對唱等,都在此碟中很「立體」地展現出來,確實把「臨場感」原音重現,被視為測試音響定位的最佳專輯。

圖片

另外,這張專輯擁有很輕的「嘜聲」,雖然是流行音樂現場,但是卻像不插電的古典音樂現場,能感受到「大廳」的空間感同時,保留了醇厚豐滿的聲音。而且細節非常豐富,每一首歌曲,你都能感受到Belafonte背後的樂隊各種樂器的弱音細節,聽着不起眼,但又清晰可聞。這又是我經常聽的古典音樂才有的事情。在最後的聲音定位上,Belafonte應該是調動現場聽眾情緒的好手,經常能感受他在台上的移動,而且軌跡非常清晰。

圖片

不過更特別的是,本次Top Music(天樂)重新再版的《Belafonte Returns to Carnegie Hall》專輯屬於Sonus faber Maxima Amator的示範碟,也就是說,如果你是Maxima Amator的既有用戶,那麼本次Top Music出品的《Belafonte Returns to Carnegie Hall》更是你必須收藏的版本,更是充分發揮和展現Maxima Amator在人聲定位和現場空間感方面的重要專輯,而且本專輯屬於雙層SACE/CD制式的唱片,如果你的音源播放器能支持SACD,相信將會聽到模擬感十足和信息量豐富的錄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