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的房間聲學處理比器材搭配更重要?

本次討論的問題帶有辯論性。當很多音響發燒友面對昂貴器材時聽到並不符合他們預期的聲音時,他們會搖搖頭頭,並對這種落差由心散發出來:「如此昂貴的器材原來聲音也不過如此」。當我們在展會房間同樣聽到如此聲音時有所不滿意,商家會謙遜地笑稱:「場地不太理想,設置也太急速,更好的表現沒能真正發揮,有空歡迎到我們店家聆聽」。這些例子說明音響器材要獲得理想的聲音,它更應該作為一個系統來看待及設置。
 
因此如果有朋友問我,作為環境中的音響系統,聲學處理和器材選擇(及搭配)孰輕孰重?我只能告訴你,兩者都重要,都十分重要,而在步驟上,室內聲學和功能構建,更應該在器材購置前大致完成,當器材進戶使用後,玩家可以再適當對聲學材料的增刪補減及擺位進行相應的微調,從而達到聆聽上最理想的地步。
 

很多朋友曾經提過一些江湖理論,不無道理,也算是實戰經驗之談,例如「前硬中吸後擴散」,當然因應不同的環境,隨後也有朋友提到「前硬後軟中擴散」。之所以提出「前硬中吸後擴散」,因為這個屬於音樂廳的概念,而且這個概念非常適合音樂廳的建築構建,而且針對演奏樂器,其能量相對極為有限,要比較大幅度的提升自然樂器的能量轉換,不像電聲回放那麼輕易,可以任意增加輸出功率和密度。那麼接下來在聽音室上,很多著名專家則對這些理論進行「貼地」的衍生,實現真正聆聽體驗的「前硬後軟中擴散」(早前台灣音響界更倡導「前吸中擴散後擴散」的理論)更貼合我們立體聲聆聽的體驗。
 

AuralexLENRD泡沫低頻陷阱

 
不過在如此多專業術語前,我們不妨簡單了解一下,一些與聲學相關的專業名詞。首先是噪音,關於噪音的名詞就有數個,其中環境噪音和背景噪音都是我們日常經常面對的焦點,而在聽音室內,這些提到的噪音都與真正的音樂表現沒有關係的,因此消除噪音是所有音響人最大努力的追求。
 

其次是駐波,這個詞我們提及得比較多,它指兩個頻率相近的波互相干涉而形成有節點和反節點的周期波。一句話的概念看着難理解,其意思是,當音響播放音樂時,聲波透過空氣分子傳遞,一直行進到能量消失,怎麼會有不會動的駐波呢?其實駐波只是個形容詞而已,它還是由會動的聲波形成的。怎麼形成法?只要是有相互平行的牆面,由於聲波行進的特性是:入射角等於反射角。所以,當聲波遇上二個平行牆面時,就好像在打乒乓球一樣,一直在二平行牆面之間傳遞,使得聲波能量累積越來越強,形成峰值,這就是駐波。音響迷能夠感受到的駐波危害通常是200Hz以下的中低頻、低頻,更高頻域的駐波通常無感,所以我們想要處理的其實就是200Hz以下的頻域。為了「消除」駐波,我們想到了沒有平行牆面的空間,駐波也就無從產生了,這樣的空間很適合聆聽音樂。問題是,哪裡找這樣的空間呢?我們的居住空間基本都是方形的,而且正對的牆體都是平行的,也因此很多專業錄音室內部也設計了類鑽石型非平行面的結構,用以「消除」駐波的產生。
 

DiracLive聲學調校軟件,隨着技術提升,很多器材都應用了房間聲學校正軟件,因應房間環境進行自適應的聲音校正處理

 
最後,低頻陷阱是專門用來吸收特定低頻駐波的一種吸音結構,是一款安裝在角落的特殊聲學處理裝置。低頻陷阱是專門為家庭影院及聽音室打造的產品。它可以改善低頻響應,消除或者延遲駐波,讓聲音更清晰,從而提高聲音系統品質。低頻陷阱的直徑決定了它的吸收頻率下限。低頻陷阱是放在房間角落控制吸收低頻的主要吸音設備,吸收下限至40Hz甚至更低,擴散400Hz以上。面層是高檔透氣仿皮面料,材質大多是四棵不同直徑離心棉圓柱體組成。低頻陷阱分為扇形和圓柱形兩種,扇形可以固定在牆角角落,而圓柱形低頻陷阱可以隨意放置在靠牆角的地方,不需要進行固定。安裝簡便,隨時變換布置,可以直接放在牆角,亦可通過一些輔助的懸掛配件進行掛裝。
 

AuralexStudiofoam棱形泡沫(適合中小型區域的吸音)

 
再次,還有「近場」、「遠場」和「直達聲」這些概念,儘管屬於專業監聽領域的術語,但在發燒影音領域也有所用上,同樣都講述揚聲器(發聲源)與人耳之間的聆聽關係。當我們明白這些概念後,我們就可以開始着手對聽音房間進行專業聲學數據的測量,看哪些地方需要布置一些什麼樣的材料,以及布置多少。

ISOAcoustics Aperta揚聲器避震底座

 
事實上,音響發燒圈子大多數把器材品牌和價格看成第一位,以此作為判斷聲音好壞的標準,但是久而久之,在音響圈子中也會形成了對器材誤判和低估的認知,由於器材只是整個音響系統中的重要一環,而非全部,因此我們更應該把系統中剩餘的環境部分給注重起來,才能更好發揮器材應有的表現和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