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辽兹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一件乐器比大提琴更适合表现精致与充满渴望的旋律”。大提琴独有浑厚而丰满的音色,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或严峻凛冽、或典雅温暖、或深沉抑郁、或委婉绵长,因此,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大提琴作品,我们没少听,比如爱德华·埃尔加(Elgar)的大提琴协奏曲就令人印象深刻。
创作背景:如泣如诉,潸然泪下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擅长多种乐器,并自学作曲,他的《大提琴协奏曲》是其较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919年夏天,彼时埃尔加已迈入花甲之年,经历了一次小手术,其挚爱的妻子也在重病中(她于1920年去世),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失去了许多亲人朋友,伦敦到处残破不堪,埃尔加众多的人生经验、感慨奠定了这首协奏曲的悲剧基调。而在协奏曲的最后一页,他甚至写上了“RIP”,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逝者安息(rest in peace)。乐谱题献给和埃尔加有深厚交情的柯尔爵士及其夫人法兰西丝,乐谱于1919年8月交由诺维罗出版社(Novello Publishing Limited)发行。埃尔加向柯尔夫妻如此描述此首作品:
我狂热般地将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完成,一首如此庞大的作品,而我认为它是如此美好且活生生的呈现。
常规的大提琴协奏曲通常为三个乐章,而埃尔加开先河地突破曲式束缚,设定为四个乐章。但并不影响全曲的连贯性,由幻想曲风格展开,如同单乐章一般顺畅而下。
埃尔加完成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后,当年的10月份由伦敦交响乐团首演,然而首演并未获得听众的好评。直到后来英国大提琴天才Jacqueline Du Pré(杰奎琳·杜普蕾)的出现,这首曲子才算声名鹊起。可以说,Jacqueline和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是最为契合的天作之合。
Jacqueline仅仅5岁就展现出过人禀赋,16岁已经开始了职业生涯,如此才华,如此年龄,真正无负“天才”之名。1945年出生,1973年罹患绝症,陨落于1987年,卒于盛年的Jacqueline着实令人叹惜,她留下的这首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绝对可以刻上“永恒经典”的印记。
1962年3月21日,Jacqueline DuPré在伦敦的皇家节日音乐厅,首次登台演出《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那时她才17岁。要演绎一个永恒的经典,这个年纪看来还太年轻了,但是在场的人很快就清楚了,在Jacqueline年轻的手中,埃尔加忧郁的杰作,竟得到最完美的演绎。第二天一早,英格兰最著名的乐评家之一——那弗·卡特斯,把这场演出描述为“珍贵易逝的美之绝唱”。
1967年,她在耶路撒冷和以色列籍钢琴家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结婚(Daniel在1975年,担任Orchestre of Paris的指挥)。Jacqueline和Daniel共谱恋曲,为古典乐坛留下佳话。这对伉俪有很多合作演出,彼此都是最佳的伴侣,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众多版本中,我认为最经典一个版本,就是Jacqueline用生命演奏的最后一曲。
1971年,Jacqueline因病正式停止演出;1973年她在伦敦最后一次公开登台,在祖宾·梅塔的指挥下,演奏的曲目就是与她渊缘最深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从此因病告别音乐舞台。
在Jacqueline之前,大提琴一直为男性演奏家所垄断,如雷贯耳的大提琴演奏家无一不是男性。大提琴浑厚的阳刚之气与迟暮般的沉郁音色先天契合着秋士情怀,女性的演奏仿佛是难以定位的。难以置信的是,这位春花般绚烂的女孩的演绎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Jacqueline版本的埃尔加不一定是最完美,但一定是最贴合作曲家情感的一个版本,听她的这个版本,你有共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