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試聽過英國NAD和德國ELAC兩大廠商搭配的系統後,我想用「速度與激情」來形容其聲音表現。為什麼這樣說呢?速度,是VELA FS 407呈現出的中低頻快速清晰的反應速度;激情,則是NAD M12/M22 V2高集成式的設計和海量功能設置的能力,兩者加起來,就是把玩NAD和ELAC的樂趣所在。NAD是一個在音響發燒圈內響噹噹的老牌發燒音響,其產品一向以「親民」形象深入民心。NAD堅守對Hi-Fi執着追求的意願,「平民」的價格、Hi-End的品質,稱其為高性價比也不為過。

本次搭配的前後級正是NAD的成功製作Master系列,該系列可以說是NAD累積了三十多年的技術結晶,無論是從外觀、性能、技術上都有了質的突破,從C368到M12/M22 V2分體前後級的使用體驗上,NAD高集成式的設計和「海量」的功能設置在我看來可謂首開先河,其中強大的MDC插件設計足讓今天眾多Hi-End大廠步其所後,不過如果算上有着黑科技含量的軟件系統和BluOS應用,業界眾多Hi-End音響大廠相信也只能望塵莫及了!
Master系列完美地詮釋了秀外慧中的設計含義,內部蘊藏了創新的數字接口,是一個全新而強大的數字音頻革命。其內部的創新且具有連貫性的數字音頻猶如兵工廠般威力強大,改進的nCore™混合數字放大技術和前瞻性模塊化(MDC™)設計理念使其更完美。基於劃時代的nCore™混合數字技術和尖端的矩陣結構以及可定製的前瞻性模塊化設計理念,Masters系列的巔峰表現令其成為超高清數字音頻設備的先驅。前級搭配採用了Master系列的M12 Direct Digital,這款解碼前級功放採用了MDC(Modular Design Construction)模塊化架構設計,主要部件採用了插卡設計,即使未來不斷出現新的數字格式,用家也可以通過升級標準化的模塊來升級功能,通過加裝MDC組件,可以增加例如唱頭放大器等功能。

(BluOS模塊)


(M12 Direct Digital前級)
如此豐富的集成功能,在設置上得依靠M12前方的觸摸屏,使用上比較靈敏,當然也可以使用HTRM 2超級遙控器(同時可以進行編程設置)。M12在輸出上均具備XLR和RCA,與M22 V2的接口相對應,通過M22 V2上的撥桿選擇,即可輕鬆實現前級到後級的訊道切換。


(M22V2後級)
另外後級功放部分,當然是搭配了NAD M22 V2,這是首款基nCore™模式的數字電源功放,在立體聲輸出時能提供持續300W(8Ω/4Ω)輸出功率,橋接模式下每聲道連續輸出功率能達到900W(8Ω),而輸入端子可選擇RCA或XLR。M22V2採用先進的nCore™數字功放帶來了生動的現場感,這些緊湊而細節感十足的好音質,張弛有度且清澈透明。因為整個訊號路徑的性能對於電源的依賴度高,在這種情況下,M22的開關模式設計強調最大動態功耗、高電流時保證極低失真。

上文提及MDC模塊化架構設計和PowerDrive™氣囊功率技術皆出自NAD之手,兩款產品搭載這些技術,對用戶的聆聽體驗有相當的提升。MDC是一個設計架構,在單個底盤上用多個模塊控制各種輸入輸出端。使用了MDC設計的產品可以輕易升級到未來的技術。.更為關鍵的是,提供了可靠的點對點連接,讓整個設計更加合理,能帶來更可靠,更純凈音樂享受,從這點看,NAD的設計團隊是非常傑出的。有了MDC模塊化設計後,當一項新技術產生後,終端用戶的投資價值就更小了。

(M12/M22Hybrid Digital前後級)
ELAC旗下揚聲器種類已經十分龐大了,旗下的VELA系列大體上承襲400系列的設計,不過外觀更講求優雅、柔和的特質,為尋求揚聲器的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擇。ELAC的箱體設計,線條更柔和,把曲線帶入了設計綱領,VELA系列從外型上看起來比ELAC過往推出的揚聲器多了一分柔和的特質,這是因為VELA系列的箱體采前寬後窄的設計,而且箱體的轉折處具有大弧度的圓角,這樣的設計不僅造就柔和的視覺感受,更可以減少箱體內累積的駐波能量,對聲音有加分的效果。

VELA系列另一個特色,就是低音反射孔設於箱體底部,箱體的底部為傾斜的設計,低音反射孔就設在此處,加上鋁合金製造的底座,除了能讓箱體保持完美的平衡,底座與箱體的後方還有個「鴨嘴形」的開口,讓低音反射孔的氣流得以釋放。這樣的設計,不但讓VELA箱體看起來更為完整、美觀,把喇叭擺在靠牆的位置也不會影響到低音反射孔的運作,把更多的居家空間還給您的生活起居。

(ELAC VELA FS 407座地式揚聲器)
VELA系列總共有四個型號,分別為BS 403書架式揚聲器、CC401前置揚聲器、FS407和FS409座地式揚聲器。本次搭配NAD的則是FS 407座地式揚聲器,箱體均採用前寬後窄的設計,而且也是後仰式,讓揚聲器展現出一種行進的動感。上方頂板也呈現斜度,後高前低。這樣一來,箱體內部幾乎全無平行面,藉以減少箱內駐波累積。

單元方面採用一隻JET5第五代氣動高音單元,一隻150mm的AS XR黑色水晶振膜中音、一隻180mm的AS XR黑色水晶振膜低音單元。這些單元都是ELAC自家研發,多年來一直相信氣動高音是一個揚聲器的最佳選擇,所以,他們選擇自己設計,自己製造,手工曲折氣動高音的每一個皺摺。因為氣動高音具有優異的反應速度,而且發聲效率奇高。但是氣動高音也因為其類似手風琴擠壓的工作原理,而有其物理上的缺陷。ELAC知道問題後,就改進,迄今已進化為JET5第五代氣動高音。單元的周圍還有一個淺碟狀的導波器,更利於高音的擴散控制。

(JET5第五代氣動高音單元)
至於中音和低音單元的振膜也是。ELAC將鋁和紙盆結合成三明治的複合振膜,如此一來,振膜本身一面具備了紙盆的高內阻,還具有鋁質的高剛性,魚與熊掌兼得。但是,單元在運動的時候,振膜難免會因為應力而變形,這個就是盆分裂。為了減少盆分裂的發生,振膜材質就要夠硬。或者,可以靠立體的幾何形狀來提升剛性?因此,他們將振膜壓出了三角形立體紋路,看上去,表面就像是鑽石或水晶一樣,因此這就稱為水晶振膜,也是別無分號、只此一家,辨識度極高的特徵。

(AS XR黑色水晶振膜單元)
首先我把NAD M12/M22以及ELAC VELA FS407給搭配成一個完整系統。剛開始我用Jacques Loussier三重奏巴哈改編曲熱身,FS 407飽滿快速的低頻,讓鼓聲聽起來敏快又強悍,讓貝斯聽起來顆粒感十足,讓鋼琴聽起來彩亮晶瑩。當中的鼓聲雄渾有力,貝斯飽滿深沉,鋼琴點綴出繽紛色彩,強弱對比清楚。撥奏的貝斯和單手彈奏的鋼琴和着唱出旋律,鼓組在旁點綴節奏,銅鈸細碎的聲響清楚浮現,鼓聲敲下時力道強勁。到了貝斯的即興樂段,那些音粒清楚又有彈性,音符尾韻的變化都見其紋理,背後鼓手以銅鈸相佐,為之增色。那些最底部的低音,FS 407的表現稍還不及,到底它的箱體容積有限,但是整體聽來低音相當乾淨,沒有為了硬擠出低頻而產生的轟鳴感。

《Jacques Loussier三重奏》
再聽Dire Straits的經典專輯「Telegraph Road」開頭的合成器效果,營造出深遠開闊的音場,鋪出一條荒郊中的公路。吉他吐出,清晰又亮麗,這是ELAC最鮮明的語調。可是,鼓聲節奏穩定敲着,是旅行者的腳步,也是Mark Knopfler說故事的節奏。記者出身的Mark Knopfler歌曲帶着濃厚的文學性,且有着強烈的批判性格。他把故事切成一段段的,每一段落之間插入不同的間奏,透過間奏,在他故事還沒說之前,你已經豫備好情緒了。FS407製造開闊音場的本事不在話下,這裡聽見的鼓聲力道之強悍,則是前面古典樂里的定音鼓與爵士樂里的鼓組所不及的,搖滾的節奏,配合歌曲的情緒與故事的情節,往往更激烈強勁。那些龐大的、飽滿的、有力的、強壯的鼓點,一聲一聲敲着,捶打着悲慘人生,歌唱,是唯一的宣洩管道。

《Telegraph Road》
VELA FS407是一對好看又好聽的揚聲器,它接續ELAC旗下400系列的精神,以一種更優雅的姿態繼續發揚。表現起古典音樂,它開放又直接的聲音,讓大編製音樂震撼又恢弘,讓室內樂貼近聆聽者。放起爵士樂和搖滾樂,它又能把節奏說得明白,清楚呈現音樂的律動,挑動聆聽者裏面對音樂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