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制作是怎样的?

什么是音乐制作

音乐制作,指的是音乐的创作、编曲、录制、混音、后期等一系列的工作,让一首歌曲从无到有。音乐制作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一个新兴的职业。由于音乐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对音乐制作人的要求也逐渐变得苛刻,除了要能够做出足够好的音乐,还要有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力,来指导唱片的词曲作者、编曲师、录音师、混音师,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节唱片的变化,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我们常常能在网络上看到各种专业录音室的图片或视频,但真正制作一首歌曲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音乐创作,将一个几秒钟或者几小节的主题,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法进行发展和变化,形成一个音乐的“故事线“。考虑到最后的音乐也是一个人制作的,所以音乐制作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能更加形象地脑补出音乐效果,根据想要的整体效果,创作出初步的音乐旋律与和声、伴奏。

编曲,简单来说就是拿到创作好的音乐主题和旋律,为音乐编配段落,选择乐器,设计伴奏,什么乐器什么声音什么时候进入什么时候停止演奏什么。通过对音乐创作思路的理解,选择适合表现音乐情绪的方式,风格和乐器,以帮助推动音乐的情绪和动态。并且根据音乐的想象力和创意,在合适的地方加入有趣的细节和特色,比如某个乐器的Solo或特殊音效。编曲的成品可以是在纸上完成的,也可以是在电脑上完成的编曲Midi文件。

制作,则是一种选择。比如说,编曲里的这段用了吉他,那要用木吉他还是电吉他?用什么音色的吉他?吉他的中频和高频哪个多一点哪个少一点?吉他的音量在这段音乐中是主要Solo还是伴奏,要大一点还是小一点?结束的时候是要直接终止声音还是淡出?混响的空间、时间、发散都要调到多少?这些都是要制作人来拿捏的。加上如今电脑音乐技术的进步,除了表现力强的独奏乐器需要录音棚录音,许多乐器可以在电脑上通过Midi做出来,所以不少乐器声音需要制作人通过电脑音乐软件制作出来,并调整演奏和细节。最后将所有的乐器一轨一轨的单独导出来。

混音,则是让音乐变得更加“科学”的步骤。简单来讲几个要点,首先是要把没有声音的部分切除干净,再进行降噪、滤波。接下来调整每个声音之间音量的平衡并根据音乐需要单独添加各种声音效果并处理,例如常见的压缩,EQ(均衡),延迟,混响等。最后再进行各个声音的位置摆放,给每个乐器放置在左右声道相对应的不同位置,给听者带来立体的音响和画面感。最后把所有声音混合导出成一个整体的音乐。

录音,这一步骤完成之后经常还需要再进行一次混音,以让录音的声音与制作好的音乐声音融合得更好。录音时需要考究录音棚的隔音,声学空间和反射,演唱者的站位和与话筒的距离和不同的演唱演奏方式,录音话筒的选择和摆放位置以及录音制式,监控室录音硬件设备的调试和使用等。有时候追求细节的录音过程可能一个乐句或者一句歌词其中细化到每一个音都要重新录制和做调整。

后期母带处理,后期制作中说的母带,指的是拿到录音混音都完成后的整首音乐文件,对音乐的效果做最后的微调。现在的音乐很多都是以一张专辑的形式发表,所以母带过程也需要对专辑中的所有歌曲进行一个整体的参考,并统一不同曲目之间的音量和效果,让整张专辑的曲目之间更加有联系,声音关系更加紧密。

从传统意义上讲,电脑音乐与MIDI是同一个概念,其核心技术是计算机音序软件的运用和电子乐器的数字化(MIDI的含义即为“乐器之间的数字接口”)。从FM调频到PCM采样回放,从VA仿真声学到APM物理模型等,无不是围绕“音色”这一核心而进行的技术变革。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电脑音乐是与电子乐器分不开的,而电子乐器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音色采样技术的历史。纵览其发展轨迹,大约经过了下列几个阶段。

(一)模块化合成器时代。上世纪70年代末期,合成器的基本理论在国外开始建立,模块化的合成器开始广泛运用到商业音乐与摇滚乐中。这种通过基本波加减,然后进行调制而产生的自然界里没有的声音让人耳目一新(国内使用的模块化合成器大多使用厂家预置的音色)。

 

(二)芯片波表时代。80年代以后,日本和美国的许多电子乐器公司利用ROM芯片对真实乐器的单音演奏进行录制,并把录制好的材质作为样本写入到ROM芯片里,然后再加入各种MIDI控制信息的接收模块,用MIDI键盘或MIDI音序器可以触发这些录制的音色样本。这就是PCM采样回放音源。

 

(三)内存采样时代。到了80年代后期,利用音源的原理,人们把ROM芯片改为RAM也就是内存,并利用内存进行声音样本的存贮和播放,这就是所谓的采样器。采样器进入市场,让音乐家们的很多梦想成为现实,他们可以用键盘来演奏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乐器”,而且,这些“乐器”的音色更加真实。

(四)数据光盘时代。采样器得到了普及,但是音乐家们不是录音师,他们不可能自己去大量录制所需要的音色样本,更不可能对样本进行音色制作。因此,采样器厂家便开始发布自己采样的格式,让更多的人能够制作自己的音色。于是,采样光盘的制作厂家便应运而生了。音乐家们只要购买音色光盘,就能够获得在音乐制作中可以应用的各种“乐器”。从此,音色光盘便以其使用的广泛性和方便性,成为音乐制作者追求的宠儿,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光盘中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