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起,Hi-Fi圈各個QQ群、微信群就開始火熱的轉載一個正方形的聽音室的手機錄音,風靡Hi-Fi圈,傳說是空間裏手機錄音對比原始音樂文件後,保真程度直逼原文件,是百里挑一的聽音室。今天我們就來深度剖析一下按國際基本的聲學測量項目,這樣一個「百里挑一」的空間具有怎樣的聲學指標。
先看一下外觀,這個空間原生是6.3×5.8×3.6的正方形,Hi-Fi兼顧AV的設計。其實這是一個極具難度的挑戰,跟音源、器材、環境等影響因素眾多,所以業主首先重點考慮了音源和聲學裝修。
音源使用了dCS Vivaldi 四件套播放系統, 主音箱為真力1238A,環繞為真力8040B,低音炮為4隻XTZ SUB 3×12。用專業監聽音箱做主音箱目的是能夠儘可能的還原錄音現場效果,音箱系統均為有源,搭建簡單,並且很容易出好效果。
接下來我們剖析聲學,關於小空間聲學引用哈曼Floyd的話來說,主要在於理解小房間內揚聲器和聽音者之間的關係:
- 每個因素都會產生影響:尺寸、聽音者的位置、揚聲器的位置、牆壁的結構、門的位置等。
- 不存在統一的解決方案,不存在某種神奇的房間比例。
- 自己不親自進行聲學測量,一切都是抓瞎。
- 沒有高精度的聲學測量,你什麼都看不出來。
- 有了精良的聲學測量和數學計算這兩樣武器,你就有能力辨別並解釋主要的問題。
- 實驗表明,綜合使用多種低頻處理手段是有好處的,如使用多個超低音揚聲器和均衡處理。
- 優化房間比例的想法並沒有被完全拋棄,但未來的研究方向必須將重點放在揚聲器和昕音者的位置上來。
Floyd E. Toole先生是聲學和心理聲學界的行業專家。他曾任AES主席, 井且在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進行過25年的研究, 他還在Harman International擔任過副總裁、研發主管,是美國音頻工程協會和美國聲學學會理事。
在萬千發燒友的期待下,終於有論壇燒友整理出了一個我們認為相當不錯的私家影院聲學調試驗收參考標準,我們第一時間,全力支持標準落地。
第一項:噪音控制達到RC30
在民宅這個RC30我覺得幾乎是極限了,一定會出耳鳴的,因為高頻本底噪音已經不到15DB了,同時也挑戰着國際二級TypeII認證傳感器的本底噪音。檢測是很容易的,但隱藏在後面的功夫缺不是那麼簡單:
雖然是地下室,但在隔音上依然下足功夫。四面牆天花地板,全方位刷防水,防止水汽滲入,再砌紅磚後批盪2公分厚的水泥砂漿,進一步加強隔音。為了進一步提升防潮效果,又全面噴塗專業凝膠防潮液,聽音室原型才進一步完工。約60CM的厚牆處理防水和隔音,門外的天井不大,但搞了8萬錢。
隔音門為三層夾膠玻璃和防盜門並且四周灌水泥,兩扇門同時關上,隔音效果遠遠超過一般的專業隔音門。然後風路的動壓轉靜壓隔音處理,解決到漏氣必漏音的矛盾問題,新風機裝在一樓,遠距離送風並加裝抽濕機、管道消音器,在工作狀態,很難察覺到有除濕機、新風機在運轉。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多方面做防潮後,南方回暖天室外濕度100%,室內濕度60%的情況下關閉抽濕機24小時,濕度只提升不到5%,隔絕濕氣效果明顯!溫差大,一通風必地面起冷凝水,這時抽濕機控制濕度在60%以下,這是根治冷凝水的唯一也是最佳辦法(非要夏天開地暖,給地下室除濕的土豪請忽略)。
還有獨立地線,這些也是在最早就要進行,電源為380V,25平方入戶總線直接引入聽音室,另外在花園挖三米深,埋入獨立地線,減少市電地線干擾,業主說不知道效果如何,先預埋。由於篇幅所限,第二項及後面的構建過程和心得,我們將留作下次介紹,敬請各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