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揚聲器相信也是各位發燒友都想擁有的產品,但有的人會覺得旗艦產品代表着這個系列的技術已經到達了頂峰,這樣就錯了,旗艦不代表沒有了提升的空間。筆者將要給大家帶來源自旗艦靈感的揚聲器。
讓音響更高價
Vivid Audio一直以來絕不原地踏步,不斷在發燒音響領域累積經驗實現在更強的產品中,每一個高性能的追求,並且經過嚴格的測試從而讓產品達到完美,他們執着的產品理念對完美擁有終身追求,正是Vivid Audio如此厲害的原因所在,這也是他們不斷往上突破背後的精神。2018年的慕尼黑音響展之際,Vivid Audio發表了最新系列,KAYA名稱來自祖魯語「家」的意思,可輕鬆地放在家中的任何位置,祖魯語是Vivid Audio生產工廠所在的南非主要民族語言。為了能迎合更多家庭的需求,KAYA系列以較小的體型,較不那麼「前衛」的造型,讓Vivid Audio更平易近人、更容易被接受,價格也更可親。
KAYA繼承了旗艦GIYA技術的精華,從外觀上專門聘請了兩位設計師:Matt Longbottom與Christoph Hermann加入,目的是除了有好聲音外,更能同時擁有美麗獨樹一格的外觀。KAYA系列共有5款,包括KAYA 90、KAYA 45與KAYA 25座地式揚聲器、KAYA S15書架揚聲器及KAYA C25中置揚聲器,整個系列能作為家庭影院使用。
箱體新設計
箱體設計上,KAYA仍保留VividAudio主要曲線形設計,相較於GIYA系列誇張的箱體設計,KAYA顯得較為低調保守,箱體的深度比GIYA系列更淺,即更容易擺放,單元均使用了聲波導管(Tapered tube loaded reflex),但KAYA的聲波導管縮短些。大家都知道Vivid Audio最有名的自然是導波管技術,管身的一頭先加上O型圈在套進單元磁鐵內圈位置,末端則以螺絲緊鎖於揚聲器的尾巴位置,為單元加裝管道目的就是要導出背波氣流,從而令單元的活動能力更加順暢。
全新的KAYA系列似乎並沒有看到導波管的軌跡,是否Vivid Audio放棄在該系列上使用此技術呢?非也!這是Laurence設法將其藏在箱體內,以KAYA 25座地式揚聲器和GIYA內部結構比較,原來外露的導波路徑其實在內部還是存在的。KAYA 25座地式揚聲器繼續沿用Vivid Audio充滿想像力的外觀線條設計,造型上雖與GIYA系列相去甚遠,但設計上依舊能找到許多承前啟後的共通點。而箱體內,更有Laurence Dickie擅長的音導管設計,彎摺於箱體之中,讓各單體背後聲波能量得以快速衰減,減少不必要的音染。另外,無論高音、中音,或是低音單元,皆以強韌的鋁合金作為振膜材質,搭配Vivid Audio自行設計的分音電路,更讓各單體間運作無縫,傳達平直的響應曲線。
KAYA系列揚聲器採用了特殊的錐形管道式負載反射設計,揚聲器的出聲更為乾淨細膩,聽感會更為討喜。另外GIYA系列的設計使得其擁有相當寬廣的聆聽區域,而KAYA系列的設計初衷則是更加強調聲音的聚焦感。至於前文提到藏於箱體內的導波管,揚聲器內部具有特殊的隔間,作為低音單元的錐狀窄管負載,可以消除低音反射孔造成的共振失真,至於中音單元,則巧妙的運用特殊設計的單元結構,製造一個猶如「髮夾彎」的空間,作為中音單元的錐狀窄管負載。
靈動的細節、精準的結像
在鋼琴演奏中,現場可以感受到KAYA 25揚聲器多帶來的充沛能量感,在《鋼琴怪傑古爾達》中,筆者可以感覺到鋼琴觸鍵感非常強烈,琴音的流動性非常好,柔和中充滿共鳴的尾韻,鋼琴顆粒則溫潤有水分,且不失通透的質地。
現場可以感受到KAYA 25頻率響應寬廣、均衡的優點,雖然只是鋼琴獨奏的音樂,但鋼琴音域廣闊的特性一覽無遺,低頻共鳴渾厚且清晰,高頻泛音豐富優雅,極具可聽性,帶來的聲音細節與舒適感都非常出色,而且整個聲音均衡、能量充沛。
再聽《魔鬼的顫音》,用KAYA 25來聽弦樂非常之美,現場帶來艷麗的光澤感,而且音色滑順甜美,非常吸引。
更難得的是,通過KAYA 25開聲,現場傳來清晰的擦弦質地與豐富鼻音共鳴,帶來非常愉悅弦樂之美。而在Artemis弦樂四重奏演奏舒伯特作品中,KAYA 25帶來的弦樂表現也是相當細緻,小提琴的線條清晰而分明,質量與密度頗為縝密,顯得很有力度,充滿能量。在《鼓王群英會》中,隨着音量漸漸地調高,KAYA 25所表現出來的聲音能量充沛,整個音場也沒有模糊,相反地,是音場定位反而更顯清晰,整個音樂的氛圍都勾畫了出來,鼓聲的低頻與鈸聲的高頻相當合拍,快速不拖泥帶水,強勁有力節奏分明。
再聽聽人聲,播放蔡琴的《淡水小鎮》,這是由歌聲清新的作品,KAYA 25表現出蔡琴的嗓音浮凸、凝聚在前方,音像比例大小剛好又有厚實感,蔡琴的厚實、純美的歌聲中多了甜潤的柔和感,而音樂當中的鋼琴伴奏也顆粒圓潤飽滿,音色透明乾淨。
總結
KAYA 25厲害的地方在於,在同類型揚聲器中,體積不算大,甚至是「偏瘦」,但其卓越的設計,讓三單元聚攏而擁有精準的結像與深邃聲場,同時低音單元之爆發又相當強,整體融合度還讓人無法挑剔,外觀還如此美麗,KAYA 25完成度之高着實讓筆者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