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钟爱黑胶唱片,有的人则喜爱流媒体音乐,无论你喜欢那一种音乐播放格式,都不能否认音乐工业每次进化的过程漫长之余还带有颠覆性。
在爱迪生于1877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之后的10年,埃米尔·玻里纳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圆形唱片,简单形容一下:录音师对着圆形的大喇叭制造各种声音,大喇叭把收集的声音推动到一个随之振动的鼓膜上,鼓膜带动一个锋利的刻刀,刻刀将变化的声音刻进下面的蜡质唱片基面上,最后在蜡表面镀金得以形成一张可以播放的唱片。
此时黑胶唱片技术开始趋于成熟和实用,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与电视的普及,现代流行音乐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
流行音乐的“先驱”
1948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将黑胶唱片推向市场,当时的黑胶唱片还是以灌录古典音乐、演讲、歌剧以及电影原声带为主。世界首张销量突破一百万销量的黑胶唱片则来自于美国电影《俄克拉荷马》原声带。
该片是1955年的歌舞电影,改编于1942年同名歌舞剧,同时也拿下了第28届奥斯卡最佳录音奖。
隔年,一位标志性的歌手发行的同名专辑打开了流行音乐市场,他就是Elvis Presley(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该专辑不但成为了音乐史上第一张摇滚乐专辑,还奠定了黑胶唱片(LP record)成为唱片工业的标准格式,1957年,立体声录音开始应用在LP上,LP为标准格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其录音长度的胜出。
英国乐队The Clash于1979年发行的《LONDON CALLING》
专辑封面正是致敬《Elvis Presley》
45分钟的录音长度给了音乐家们无数发挥的空间,一般一张唱片可以承载10首以上的歌。整个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都是黑胶唱片的黄金年代。
1967年披头士发行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
更成为了日后衡量一张专辑是否出色的标准
最具代表性的专辑自然就是英国著名摇滚乐队Pink Floyd(平克·弗洛伊德)于1973年发行的经典专辑《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该专辑成为了全球销量第三高的专辑,仅次于Michael Jackson(迈克尔·杰克逊)的《Thriller》与澳大利亚著名摇滚乐队AC/DC的《Backin Black》。
但后来索尼Walkman(随身听)的出现,使流行音乐的载体渐渐发生了变化。
SONY WALKMAN 1979年CM广告
卡式录音带(Compact Cassette )是由荷兰飞利浦公司于1962年发明,直到1971年的高保真磁带技术成熟之后,录音带才逐渐开始被用于灌录和发行音乐专辑。
随着Sony(索尼)第一款随身听Walkman TPS-L2的热卖,1983年卡式录音带的销量第一次超越黑胶唱片同时也渐渐取代黑胶成为了80年代最主流的专辑载体。
与此同时,Sony与飞利浦也在进行研发一种全新的唱片,终于在1982年现世,它就是激光唱片(Compact disc)。
数字化音乐的开端
其实早在1972年,飞利浦就向世人已经展示了一种新型音频介质——镭射影碟,它的技术被飞利浦称为“Video Long Play”(VLP),后来飞利浦主要负责研发光盘盘片技术和激光读取刻录技术,Sony则专攻数字编码技术,实现将音乐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以PCM编码形式存储于一张盘片上。
1979年飞利浦公司发布CD介质
在双方犹如“夫妻般”的“亲密合作”下,商品化的CD就此诞生。
视频为美国广播公司(ABC)于1981年对光盘的报道
该节目内容主要为讲解科技发展与发明
1982年,来自瑞典的ABBA组合发行全球首张CD专辑《The Vistors》,用数字信号代替黑胶的模拟信号,这张专辑不仅打开了CD唱片的大门,同时也宣布了音乐播放格式开始迈进数字化的预告。
1982年10月索尼推出了第一部CD机 CDP-101
在外观上,CD保留了老式的唱片外观,但体积做的更小,在编码上,放弃了过去的模拟式沟槽灌刻方式,改用更加细密的激光雕蚀,用数字编码方式记录声音,理论上不存在机械磨损,盘片寿命更加有优势。
ABBA《The Vistors》
1988年,CD的销售量首次超越了黑胶唱片,随后又在1992年首次超过了卡式录音带。CD凭借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标准化等优势,使得20世纪 80、90年代,CD结束了唱片和磁带的统治地位,毫无悬念地霸占了主流音乐发行格式平台,同时在CD剧烈的冲击下,黑胶唱片与磁带开始也逐步没落。
CD也不但重塑了音乐工业,同时也在其他领域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之前,它是数据储存的良好载体。甚至后来的电影发行领域(VCD、DVD和蓝光光盘)都是以它为雏形发明的。
而音乐工业的轨迹也渐渐与科技的发展相对应,皆因比尔.盖茨非常看好CD,认为这是未来交互媒体时代发展的关键。
所以1995年微软公司发行Windows 95系统不仅为全世界带来了互联网与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也毫无疑问的改变了人们收听与购买音乐的途径。
1998年,MP3格式的音乐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大家可以下载到电脑和MP3播放器中收听。第一个大规模分享音乐的网站是1999年6月成立的Napster,但是版权是绕不过去的障碍。
美国唱片工业协会1999年12月提起针对Napster的诉讼,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成功的让它关了门。这时候,苹果公司带着划时代巨作站出来了。
2001年上线的 iTunes Store 是当时唯一的正版数字音乐下载渠道,隔年更是由乔布斯亲手打造的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更是改变了全世界听音乐的方式(有趣的是乔布斯是黑胶唱片忠实粉丝),CD唱片也在2000年销量达到顶峰后逐年下滑,2011年,数字音乐的市场规模首次超越了实体唱片。
第一代ipod广告
与此同时,音乐流媒体平台也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上,就这样音乐流媒体平台成为了日后主流听音乐的主要渠道。
“百家争鸣”的音乐平台
音乐流媒体和数字音乐几乎是同时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以2008年上线的Spotify为例,它只比苹果的 iTunes Store 晚了五年,但音乐流媒体的增长速度惊人的迅速。2015年首次超越了数字音乐市场,2016年则直接占据了整个音乐市场的一半。
而为音乐流媒体“上位”铺下基础的则是苹果在2014年将爱尔兰著名摇滚乐队U2的新专辑《Songs of Innocence》自动下载到所有的 iTunes 用户的账户里
虽然是免费赠送,但也引起了用户中大部分人的反感,苹果不得不推出专门的帮助页面协助用户删除这张专辑,这也导致了由苹果所主导的数字音乐市场在存活了12年之后渐渐被市场所抛弃。
随后苹果也“后知后觉”地在2015年六月推出了自己的音乐流媒体服务平台 Apple Music ,但不只有苹果赶上脚步,亚马逊也推出了旗下的音乐流媒体平台Amazon Music Unlimited,就连谷歌都宣布推出新的音乐流媒体服务平台YouTubeMusic,可见音乐流媒体的出现为整个音乐市场重新进入新一轮的增长。
其实大约2010年开始,音乐市场就陷入了停滞的状态。单就美国市场而言,大约每年稳定在6亿美元左右。
而从2016年开始,随着音乐流媒体占据了市场的主流,愿意付费的用户越来越多,带动了整个音乐行业的销量节节攀升,2016年突破了7亿美元的销售额,2017年更突破了8亿。
今年4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Spotify公司更成为继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首日市值2339亿美元、2012年Facebook首日市值817.4亿美元以来,赴美的第三大科技IPO。
但无论各大音乐流媒体服务商如何发展,音乐版权永远都将是最核心的命脉。尽管现在大多数音乐流媒体平台均在大力扶持“新生原创内容”,但短期内平台还是难以凭借“新内容”拿到更多与版权方谈判的话语权。
就拿国内音乐流媒体平台TME(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来讲,目前无论是QQ音乐、酷狗音乐、全名K歌还是酷我音乐都需要足够的版权来保障平台的发展,所以从今年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周杰伦”大战到后来双方共同分享这个事件可以知道:只要版权不成为垄断资源,未来的市场格局就仍存在变数。
当然,对于拥有更具潜力的中国市场来说,TME的情况要比Spotify好很多。
目前Spotify给音乐“三大巨头”的版权支出远远超过TME,内容总支出更是高达收入的80%。还有不到1年的时间,Spotify和三巨头的合约就要到期了。去年8月,环球音乐集团、华纳音乐集团和索尼音乐娱乐集团与这家瑞典流媒体巨头签署了为期24个月的授权协议。
至此,Spotify不仅顺利取得了海量的曲库版权,甚至还因为三大对其业务模式的认可而争取到了些许优惠。不过除了环球,包括索尼、华纳以及Merlin等大公司纷纷从Spotify套现,伴随当下流媒体音乐行业秩序的变化,以及Spotify与音乐人签署直接协议可能引起的连锁效应,Spotify与三巨头的蜜月期恐怕快过完了。
再加上苹果刚刚以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Shazm移动音乐识别服务公司,因为如果未来苹果决定切断Shazam对Spotify的导流渠道,那么Shazam的用户便只能通过Apple Music收听音乐,这对于Spotify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打击。
至于古典音乐在流媒体音乐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也迎来了第二春。
近来,古典音乐流媒体平台IDAGIO宣布其已获得1000万欧元的新一轮融资,之后将携服务进军美国与加拿大市场。IDAGIO是一家专门为迎合古典音乐爱好者而创立的数字流媒体服务,不仅提供逾100万首无损古典音乐作品,用户还可以通过对特定类型的过滤实现音乐搜索。
据悉,IDAGIO不仅已与所有主流唱片公司达成了版权合作,此外它还与逾1000家独立厂牌和版权持有者都建立了合作,它每周的上新速度也超过了2万首。
总结
实体唱片的没落,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过程。毕竟这种载体的变化对音乐带来最直接的改变是从单曲到专辑制作的改变,再到大众逐渐接受数字化发行这些可以称之为进化。
但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进化过程才能让音乐人们拥有更大的空间与条件去制作音乐,才有现今这些美妙动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