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意靚麗的美聲選擇,Audio Physic Classic 30座地式揚聲器

Audio Physic是有板有眼的德國品牌,產品規矩正經,並散發著剛陽正氣之感。儘管Audio Physic並沒有特別碩大的旗艦產品,但其旗下的揚聲器都展現出特別精美的工藝以及靚麗的高頻美聲,而本期則為大家介紹他家經典的Classic 30,不但傳承着Audio Physic一貫的靚聲美學,更重要的是該系列展現出非傳統的箱體質感和觀感,多彩的外觀迎合時尚年輕的消費市場。

不過對於一直走傳統模擬路線經營的絃聲音響,他們則更傾向該系列中的傳統木色和木紋,更能迎合Hi-End產品的搭配以及燒友圈的認同,而市場發燒的選擇驗證了他們的說法。因此筆者本次再度聆聽Classic 30感覺便完全不同了。

 

說到Audio Physic,近年在世界各大展會上都動作頻頻,而在建廠30周年之際更推出了CARDEAS 30周年限量揚聲器,成為廠家目前體型較大的產品。

作為德國傳統廠家,做事嚴謹和具備標準化是早已深入人心,Audio Physic在產品明細上同能體驗。目前旗下產品都是十分全面,每一個系列下都具備了中置甚至是超低音,可以讓大家組建屬於自己的影院套裝,說的就是Classic這樣的系列。

不過今天我們不再談及影院,相反看看該系列旗艦Classic 30在傳統代理中,會發生怎樣的韻味和反應。

 

依然是那斯文的外觀

Classic 30保留了Audio Physic該有的設計風格,外觀並不「誇張」,設計箱體也不至於有着過人的高度,體型也不會十分嚇人,相反有着十分斯文的氣質,形體纖瘦,前面板和單元都相對較窄和不大,寬度設計基本等於最大單元的口徑。

在Audio Physic的聲音哲學上,較小的前障板能杜絕聲衍射的發生,令聲波的傳輸受到不利阻擋更少。不過較窄的前面板也會導致箱體內容積較小,但為了增大箱體內的容積率,Audio Physic十分聰明地通過讓箱體尺寸「加深」以此達到同等箱體容積的目的。

眾所周知,低音單元需要一定的尺寸才能呈現較強的衝擊力和能量感,但Classic 30顯然難以做到,廠商針對此則十分聰明地以較充足縱深的內部錯位布局兩口7英寸的低音單元,以達到彌補低頻不足的短板。所以在此,讀者朋友千萬不要低估Classic 30的性能表現。

 

單元依然是重點

Classic 系列作為入門版有着相對平價的表現,其中Classic 30座地式揚聲器更能展現了高質素的聲音表的效果。當中單元採用了Audio Physic自行研發的產品。

例如1.2英寸HHCT II高音單元,其振膜周圍有一圈稱作Open Cell的軟質材料,類似懸邊作用可有效解決高頻繞射的問題,而在第二代產品中更採用了HHCM中音單元的獨家雙框架(double-basket)設計以降低鈴振干擾,內框以特殊塑料材料製成,外框則是鋁合金材質,如此可保有單元良好的堅固性,同時具有優異的阻尼及散熱作用,因此能將高頻線性輕鬆延伸至40kHz以上。

1.2英寸HHCT II高音單元

5.9英寸的HHCM中音單元,是Audio physic自行研發設計生產的。廠家認為將中頻延伸到150Hz可以解決過強的低音干擾,從而與側置或超強低音單元形成更好的匹配,但問題在於這類單元較難獲得,即使用高成本的單元廠家也難以開發。

為此Audio Physic自行研發,製造出線性工作頻率非常寬闊,涵蓋150Hz-2200Hz,在新一代產品中均有使用,且效果表現出色,得到相當優異的評價。在Classic系列中,中音單元有個很特殊的雙重框架設計,一是合金外框架,一是塑料材質的阻尼內框架,可兼顧剛性與阻尼效果。

5.9英寸的HHCM中音單元

Classic 30還有一個5.9英寸中低音單元以及2個7英寸的低音內置於箱體底部,為用家提供充足的能量補給,讓低頻直接延伸到31Hz。

內置於箱體底部的7英寸的低音單元

Classic 30箱體是一大下功夫的地方,採取三明治式結構,最內層是12毫米的MDF中密度密集板,有不錯的紮實度和阻尼效果;中層是2毫米的樹脂材料(Closed-Cell Acrylate Resin)它能有效抑制聲音穿透,避免箱內多餘能量或噪聲穿出箱體對聲音造成干擾。

最外層是MDF和有色玻璃板,等於是藉由不同特性的材料多層次堆疊,同時兼顧強度、抑振、阻尼等多方面效果,也避免了單一材料可能產生的特定諧振(我們俗稱的箱音),提升聲音表現。

除了Classic 20外,箱體面板間都有接縫,這是Classic系列特殊的夾層式箱體設計,縫隙以作反射孔之用途,讓空氣得到流通,減少氣流推出時產生的噪音,而Classic 20因為低音音箱是獨立的,不會影響到中高音單元,因此不需要夾層式箱體設計。

優美高頻獨樹一幟

在播放小娟的《C大調的誠》,作為一張人聲樸實的CD,筆者其實在很多系統都聽得爛熟,而本次在Classic 30和電子管放大器的搭配上,聲音表現十分讓人意外,整體的平衡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音色不冷不暖,同時又具備冷和暖,相當奇妙。

而在定位方面,人聲的口型恰到好處,聲源的高度亦是相當到位,非常凝聚,把錄音的現場環境再現於聽眾面前。

整體來說,人聲飽滿展現出稠密的一面,聲音有點冷感,但又不失感情的流露,人聲的餘音乾淨、毫無拖泥帶水之感,分析力表現一流。如小娟就在筆者面前歌唱,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金屬味富有光澤

在播放《爵士原音3》的《You』ve Got A Friend》時,筆者發現整套系統有着極強的分析力和飽滿的顆粒感,儘管有朋友會認為AudioPhysic偏向伶俐單薄,但相反與膽機配搭就恰到好處,肉感充分展現的同時,在播放過爵士樂時更展現出很好的金屬味。

尤其在還原金屬銅管及鋼製弦樂器的選段時,將會是最不錯的選擇。吉他和低音大提琴的前奏要有很清晰的線條、吉他要能表現出清脆亮麗的光澤,低音大提琴則要展現渾厚濃郁且顆粒感強的表現。

而該套Classic 30與膽機結合下,爵士樂器呈現出極為輕鬆自在的一面,還帶有些許濃郁的爵士味道,氣氛寬鬆活躍。而在另一段低頻和動態較多的曲目上,爵士樂在該套系統上展現得節湊強弱分明,氣氛更為輕鬆愉快。細節非常豐富、音質細膩,整個音場沒有偏頗,呈現出均衡精巧的音樂場景。

場面爆棚,低頻紮實

接着播放馬斯奈的《領袖》,這也許是歷史上最爆棚的古典音樂錄音之一,澎湃樂段的動態猶如石破天驚,而單吹獨奏的樂器音色也極為靚聲。

樂團一開始就強勁演出,饒鈸、定音鼓連番上陣,如果該套音響系統缺乏厚度,破金之聲恐怕就要吵耳。整體來說,低頻表現是沉穩又不拖泥帶水,「亮耳」的細節又毫不刺耳高亢,音樂顯得雄偉又不過度刺激。在大功率下再度展現爆棚和掀屋頂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