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音樂廳(三)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

優秀而著名的音樂廳,不僅是建築聲學上的造詣、演出水平之高,還有其相當值得一讀的背景故事。歷史悠久的音樂廳,除了知道它過去的歷史點滴,還應該了解它的現在與未來的活力。

上兩期介紹了關於世界著名音樂廳的建築聲學之卓越,讓大家基本回憶起關於鞋盒型、山地葡萄園設計之精妙。

往期回顧

視野丨看看世界著名的音樂廳

視野丨世界著名音樂廳(二)

不過在本期中,筆者卻想要帶大家了解一下一個音樂廳的發展,一座音樂廳除了建築藝術之精美值得鑒賞外,它的歷史故事與現在的走向,同樣是值得一讀。

本期為大家介紹的是來自英國倫敦的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

 

大展覽與阿爾伯特親王

說起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估計不少古典音樂愛好者即馬上在腦袋中閃過夏季逍遙音樂會,或是自己喜愛的流行樂歌手曾於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有過精彩的演繹。

——1966年The Rolling Stones首次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演出

但遠在夏季逍遙音樂會之前,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的故事就開始了。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的建立位置曾屬於戈爾地產,正處於戈爾家族的中心,後來在1808-1828年期間,由政治改革家威廉·威爾伯福士(William Wilberforce)佔有,再到1836-1849年間,則由布萊辛頓伯爵夫人和奧賽伯爵所佔領,後來兩夫婦離開,前去巴黎。

 

1851年的5月,倫敦海德公園舉行了萬國工業博覽會,在結束之後,根據阿爾伯特親王所建議,戈爾家族的地盤由皇家展覽委員會所收購,以建立一個名為Albertopolis的文化區。

關於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機智的你自然地聯想到了與阿爾伯特親王有着關係。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的創建人是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雖然當時阿爾伯特親王並沒有官方權力或職責,但他同樣與維多利亞女王那般擁有藝術、教育和傳播文化的熱情,阿爾伯特親王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

在1851年的5月到10月這段期間,阿爾伯特親王與亨利科爾共同主持了萬國工業博覽會,這也是阿爾伯特親王實現目標的一部分。

 

——1851年的水晶宮,後因火災損毀

這個在海德公園舉辦的博覽會,足有六百萬參觀者在五個月的時間裏參觀展覽,而這個展覽會獲得了18萬英鎊的利潤,作為皇家展覽委員會主席的阿爾伯特親王,決定利用這些利潤來購買購買南肯辛頓的土地,用來建立進一步推廣藝術和科學的機構。

阿爾伯特親王的雄心壯志不單于此,還要將其打造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文化街區之一,讓遊客可以在免費博物館和機構接受歷史、文化、藝術、音樂和科學的教育。

緊接着的1852年,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藝術設計博物館就正式開幕了,科學博物館也在1857年開幕。

不料阿爾伯特親王於1861年12月14日不幸去世,維多利亞女王為了紀念設想建造中央藝術科學大廳(The Central Hall of Arts and Sciences)的阿爾伯特親王,將其改名為皇家阿爾伯特藝術科學大廳(Royal Albert Hall of Arts and Sciences)。

 

音樂廳的構建

1867年5月20日,大約為150年前,由維多利亞女王親自奠定建築基石後,正式開始建造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但當時並不是一開始叫做皇家阿爾伯特藝術與科學大廳(後期稱為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的,本來是要被命名為中央藝術與科學大廳。

自從阿爾伯特親王去世後,維多利亞女王都極少公開露面,當時奠定儀式有超過一萬名圍觀者觀看,把本來計劃容納7000人的地方都擠爆了,也導致需要警察隊來管理人流。

據當時報道稱,隨着儀式的舉行,維多利亞女王鄭重地宣布這座大樓被稱為皇家阿爾伯特藝術與科學大廳,以紀念她所鍾愛的阿爾伯特親王。

隨着石頭下降到位,坎特伯雷大主教讀主禱文後,儀式完滿結束,新命名的皇家阿爾伯特藝術與科學大廳建造工作繼續進行,並於1871年3月29日由維多利亞女王親自開放。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建築設計宏偉而又精美,在圓頂上的設計與施工,可謂是花了不少的精力。

在設計屋頂時,結構工程師Ordish&Grover和Scott RE諮詢了一個專家團隊,其中包括那些在倫敦修建了St Pancras和Charing Cross Stations屋頂的專家。

為了確保338噸鐵金屬框架能夠支撐279噸玻璃的重量,他們找到了位於曼徹斯特附近Ardwick的Fairbairn工程公司製造商,並且在其屋頂上進行了試驗性的安裝。

 

當在Ardwick的試驗性安裝成功之後,屋頂直接被拆卸下來,然後帶到倫敦,並且用鐵梁依次連接到屋頂的中央橢圓形環上,相當大工程。

在1869年5月11日,工程師撤離建築物後,敲開支撐拱頂的道具,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穹頂剛僅落下0.8毫米,然後扎在大廳的支撐牆上,從此以後一直穩固不變。

但建築技術的卓絕,也難逃離戰爭硝煙的瀰漫。

相對而言,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已經算是幸運,在1917年,一枚未爆炸的防空炮彈擊中屋頂,砸碎八塊玻璃並破壞十二塊陶土磚,1940年3月,玻璃被塗成黑色並塗有防碎油漆,那年十月,三次不同的炸彈爆炸造成大部分屋頂玻璃窗碎裂,當然這些已早被修復。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的大型管風琴由亨利威利斯設計和製造,當時成本約為8000英鎊,管風琴僅用了14個月的時間就製作好了,該管風琴於1871年3月29日在開幕典禮上展出,在進一步完成樂器後,於1871年7月18日完成了其首次獨奏會,當時的風琴風力系統需要用到兩台蒸汽機來驅動才可以。

在多年後的2002年至2004年,由曼德機構為這個服役多年的大型管風琴進行保養與修復,其費用達到了1,500,000英鎊,與當年之製造價格形成較大反差。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的聲學效果曾因球形天花板形成回聲造成嚴重影響,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進行的聲學測試之後,決定採用玻璃纖維聲學擴散器(我們看起來就像是蘑菇)來解決回聲的問題並從觀眾席往上的天花板上吊起。

當初由約克郡玻璃纖維公司製造的玻璃纖維聲學擴散器有135個,但在2001年,Peutz Associates進行了更先進的聲學測試後,移除了50個擴散器,剩下的85個被有效地重新配置,新配置的玻璃纖維聲學擴散器更有效地為聽眾帶來高質量、更合理的混響指標,從而提升聽覺感受。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外部建築十分優美,圍繞建築物的馬賽克楣板就是一大亮點。

在1866年,霍爾的建築師Scott RE要求馬賽克具有雕塑性,況且當時時間和金錢的限制,也意味着馬賽克方案必須採納。

馬賽克楣板長度達到800英尺,面積為5200平方英尺,由馬賽克鑲嵌的長腳板所製成,描繪了各國藝術和科學的進步,即便如當時所述般成本限制,但如今看還是相當的精美。

裝飾建築立面的華麗裝飾絕對不可忽略,華麗的兵俑外飾面是典型的高維多利亞式建築,其獨特的裝飾大部分是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獨有的特色,赤土磚由Gibbs和Canning在塔姆沃思的格拉斯科特工廠提供。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的展望

在1871年的開幕之年,音樂廳僅舉辦了36場表演。

但現在禮堂內舉辦近400場活動,每年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都舉辦數百場活動。

2021年,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將迎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50周年紀念,現在的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正在挖掘一座兩層高的雙層地下室,目的是為藝術家、工作人員和管理員等提供急需的空間,通過這次改造後,還能為觀眾提供更多的設施支持。

 

此項目可創建專門的公共空間,擴展空間對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來說至關重要,因其不僅是一座營業的音樂廳而已,還是註冊慈善機構

除了慈善活動、慈善事業等公益工作外,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一直都有音樂與藝術的教育、宣傳、培養項目,不僅是孩子與年輕人,還有社區老年人群體

可以說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150年來一直秉持着阿爾伯特親王的文化、視野、前瞻性,如此鼓舞人心的教育和拓展工作實在令人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