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電影的喜與悲——電影音效師

如果說劇本塑造了一部電影的靈魂,那麼如何讓這部電影具備有豐富的感情色彩?

筆者認為,音樂會是其中一環。然而相比起大家所認知的電影原聲外,我覺得其幕後一班專門做電影音效的師傅更是值得大家關注

所以這次的專題文章,不妨來認識一下,音效師究竟是一種怎麼樣的職業。

 

Foley Artist,音效師。這項職業需要了解聲音合成原理和技術,然後將其應用到音效製作當中,從而製作出滿意的音效效果

簡單點來說就是根據剪輯完成的畫面,跟着畫面節奏,同步加入真實音效到電影中。

比方說電影中角色的走路聲、洗滌碗筷的聲響或小至背景的風聲等等,當然也可以說是還原電影中的聲音。

而這個專業錄製聲音的環節就叫作—— Foley。

可能有人會好奇:為什麼不能在電影拍攝時就一邊錄製這些聲音呢?

事實上,在拍攝時同時收音其實不是件容易的事。錄音師必須在畫面不穿幫的前提之下,找到一個絕佳的收音處躲起來錄音。

而拍攝的環境中又有太多不可控制因素,像是收音質量受到旁邊正施工的工地影響,又或是追求細微聲音的細緻度,像是門關上的聲響、切菜料理等聲音。

因此,考慮到聲音質量、時間有限及拍攝流暢度等因素下,許多電影會選擇以事後Foley的方式加上聲音。

為了錄製不同的音效,音效師的工作室除了專業的錄音設備外,它看起來就像一間充斥着各式雜物的儲物空間。

因為音效師在正式錄音之前,都會根據電影聲音所需,準備各式各樣能發出不同聲音的道具;久而久之,工作室就成了一間到處堆放物品的儲藏室。

而除了齊全的道具外,工作室中還會架設屏幕播放着剪輯好的電影畫面,好讓音效師聚精會神盯着畫面,一邊同步模擬出畫面所需的聲音,另一頭的混音師則負責將這些音效錄製起來,這就是一般音效師的工作安排。

 

如果閣下有機會看見過音效師的幕後工作情況,相信您會對此十分驚訝。

原來電影中扭斷脖子的音效是用折斷芹菜「假裝」出來的;手套加上回形針聽起來就像狗狗走路的聲響;用捏碎松果的聲音可以模擬冰塊破碎的聲音等等。而這些其實都是電影中常見的手法。

因此在過程中,混音師也會試着不看音效師所使用的聲音道具,讓注意力更集中於聲音的表現上。專註聆聽聲音,比對與電影畫面是否合適、達到所需效果,當然也會出現聲音不適合的時候。

事實上,所使用的道具上任何一個微小的差異都可能造成聲音的不同。Foley Artist必須不斷嘗試、不斷實驗直到找到最合適的聲音為止。

同時音效師也會依據畫面中發出聲音的對象質地,創作不同的聲音效果。比方說同是雨聲,打在水坑上或落在演員臉上的聲音聽起來就會不同,輕重也會有所不同。

這代表着聲音創作靠的不只是創意,還有對於聲音的敏銳察覺力。

而據筆者了解到的是,在中國專門負責電影音效師的人數約為10多人,而加上電視的音效師也不超過50人,很多都是兼職幫忙的。

另外,全球知名的奧斯卡金像獎上,2017年就有一位華裔女性音效剪輯師李愛玲,因歌舞片《愛樂之城》被提名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混音兩項大獎,而且她也打破多項奧斯卡紀錄,例如同時入圍這兩個項目的首個華人音效剪輯師。

雖然較早前她就與她的搭檔因此片獲得美國音效工會最佳混音獎。但最後還是與奧斯卡金像獎失之交臂。

不過,在有些時候,相比起音效師收錄或處理得來的音效外,其實亦有不少經典音效就好像約定成慣例一樣,經常會被好萊塢電影使用而給人感覺到莫名的熟悉。

 

Canned Laughter

罐頭笑聲又被稱為背景笑聲,是指在「觀眾應該笑」的片段插入預先錄製好的笑聲,這種笑聲最先被使用在美國電視情景喜劇上,後來也常被綜藝節目拿來使用。

——例如美劇《歡樂一家親》

按照罐頭的美式英文則稱為「can」。由於錄製好了的笑聲、音樂等等,播出來總是千篇一律。就好像罐頭食品吃起來總是同一味道一樣。所以,那樣的笑聲和音樂才被稱為「canned laughter」。

罐頭笑聲最早被使用在50年代,到現在仍為許多人詬病,認為安插這種笑聲是侮辱觀眾的智商,但仍然有許多製作人考慮到群眾觀影的體驗,認為仍需要安插罐頭笑聲來製作笑點

——經典英國喜劇《憨豆先生》片段

但隨着時代變遷,曾經是喜劇標準配備的罐頭笑聲已越來越少見,大部分的喜劇片已經不再使用這種笑聲了。

Wilhelm scream/Howie Scream

Wilhelm scream是一個影視劇常用聲音效果,從1951年的電影《軍鼓》起,被用於超過360部影片中。該聲效常用於角色被槍擊,從高處摔落,或被爆炸拋出時。該尖叫聲最可能的來源是演員及歌手謝爾比·伍利,得名於1953年西部片《飛沙河襲擊》中的一個角色士兵威廉,他在片中被箭矢擊中。儘管該片是歷史上第三部採用此聲效的電影,但這是取自華納兄弟聲音效果數據館的第一次使用。

之後Wilhelm scream被用於《星際大戰》系列、《魔戒》三部曲、《印第安納·瓊斯》系列、迪斯尼動畫片以及其他熱門電影、電視劇和計算機遊戲中後,取得了新的流行度。

至於Howie Scream,則是第一次出現在1980年的電影《第九形態》中,音效的名稱是參考Howie Long在吳宇森電影《斷箭》中死亡的叫聲。豪威尖叫經常被使用在電影、電視和遊戲中,在《美國隊長:復仇者先鋒》、《熱帶驚雷》,以及吳宇森導演的《變臉》也都使用了豪威尖叫。

 

Castle Thunder

城堡的雷聲最先是被使用在1931年的電影《科學怪人》中,通常是一連串的雷擊伴隨着暴風雨的聲音。雖然這個音效現在已經很少被使用了,但還是能在迪斯尼等卡通中聽到,最具代表性的是《史酷比》影集,在迪斯尼樂園的《鬼屋》也能聽見這個音效。

 

Red-Tailed Hawk

當你在電影或電視上聽到老鷹的叫聲時,有99%的機率你聽到的其實是紅尾鵟的叫聲。

甚至在美國著名脫口秀《The Colbert Report》中都是使用紅尾鵟的叫聲代替老鷹的叫聲,因為真正的老鷹叫聲比我們想像的實在是可愛太多了!

 

The Universal Telephone Ring

環球電話聲最常被使用在由環球影業製作的電影和影集中,從1970年代至1980年代,包括電影《洛克福德檔案》、《天才小麻煩》、影集《玄機妙算》、影集《天龍特攻隊》、電影《夏威夷之虎》等等。

由於現在已經沒有這種電話聲了,這種電話音效也鮮少被使用,除非電影的時代背景是設定在70、80年代,像是2004年的電影《銀幕大角頭》,因為電影的時代背景是1970年,所以就很適合使用這種電話音效。

 

Gasp

Gasp最常被用在實境電視秀中,包括《廚神當道》和《美國達人秀》,用來代表群眾的驚呼聲

Diddy Laugh

迪迪笑最早是被使用在任天堂《迪迪金剛賽車》的遊戲開頭,後來廣泛地被當作罐頭音效代表小孩的笑聲。甚至有一個網站專門分類、記錄各式各樣的迪迪笑。

 

毫不誇張來說,若然沒有電影音效的輔助,那麼大家看電影的時候可能就會少了很多笑與淚,觀影的代入感大概就會沒那麼強烈。

所以下次,各位除了感謝導演與劇本外,也請別忘記這位幕後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