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器材也需要好空间配合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全国影音圈里刷屏了一段360奇虎董事长周鸿祎在微博和今日头条上首秀新听音室的视频。周鸿祎在自己的微博上声称他是用了6年时间并通过4、5次反复不倦的折腾设备和试音室,期间亦邀请了笔者参与房间的声学调试,得到了让其满意的声音效果。

好器材也要好空间配合

反复拆装是因为他酷爱影音,除了唱片CD是全世界的买之外,音响和现场音乐会也是全世界的看和听。自然对于音响回放的效果自然有自己的鉴赏要求,同时他的器材是比较顶级的旗舰,但是出来的效果与器材在国外听到的应该在素质方面相差甚远,必然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问题吃掉了或侵蚀问题拖累了效果的发挥。所以一直在反复不停的抓取所有环节中的短板,只要是物件的东西,都是容易替换、调试通过排除法来解决的,唯独空间不是所换就能换的,并且周总搞技术的,深知音响回放的效果只要在空间里,就必然是一直叠加空间的声学特性后再到人的耳朵里的道理。

发烧友的修炼之路

所以空间上也是折腾得最疲惫的,甚至可以说是但凡发烧友们老生常谈的做法,几乎都试了个遍。从最近的几次大拆装说起吧,专业试音室很多时候出现这些产品,发烧友们称为声学道具,在老一辈的年代,要测试声学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大量的玩家都会从一些资料上借鉴以葫芦画瓢的方式通过一些声学道具来“调音”,周总在这些前辈们的感染下,也开始关注到声学处理。所以有了下面这张:堆砌道具来调音的听音室。

周总对扩散体买了100多个,闲置后堆了2个仓库,可效果依然不理想,周总就开始觉得声学不能这样简单堆砌,需要找专业机构来设计,于是诞生了下面的另一个画面,完全新的风格,感觉是有经过设计,不再是堆砌的感觉了。

这次因为是请了公司进行专业设计,相信效果应该好,可装上后依然不理想,于是周总请了清华声学所来检测了指标。指标出来后,低频段混响时间是高频段的2~3倍,明显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哪个标准都是不符合的。

历时几年里偏方、正规军都上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但作为“红衣教主”对影音的酷爱绝对不是这些曲折所能动摇的,相反令其在选人上更加的苛刻和谨慎。

要了解客户的要求

周总其实也没什么很特别的要求,只是要求空间不要侵蚀劣化或对效果有负面染色而已。只是经这么久耗时耗人折腾不见成效后,要再选人来处理自然多了些常态的担心和更加的谨慎。

首先,最基础客观层面的混响时间要符合此空间容积的最佳,听起来既不会因为混响时间过长清晰度不好影响大编制音乐各种乐器的分离,同时也不能混响过短,让声音听起来发干缺乏堂音缺乏自然亲和感,人在居家房间说话总是比在室外要好听更亲和一些。然后并且各频段还要均匀。

前面说到的清华来测的那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混响时间,低频段超出太多,这样如果光是听些中高频小制作的音乐到可能问题不会太明显,但如果一听大制作,超低频氛围渲染基础音特别多的音乐,低频段能量消散明显滞后于中高频,必须会导致拖滞、混乱、拖泥带水,甚至会误以为是功放阻尼不够强,没有办法控制喇叭迅势收放。

超低频驻波如果能量过高,还会导致人出现恶心想吐犹如晕车一样的生理负面反应。同时包括声场均匀度这些指标,自然也不要与世界各国的标准相符合。然后就是定位结像,必须要再现出一个现场舞台感,就如现看现场演唱会一样,在皇帝位闭眼能听出演唱者及各种乐器的位置,然后结像出乐器和歌手的形体。

客户评价

这个过程特别曲折,我们做得也特别小心,在项目声学定型时,我们作了初检,从真力北京总部(感谢真力公司的友情支持)借了一对音乐制作标准箱12英寸真力监听去作指标测量及周总本人的初步主观听音,指标和他个人都取得了满意认同,然后作了一些小调整,最后完全装修完毕,设备再换作周总自己的威信亚历山大和雷神炮及前后级作调试及主观听音评价,本次测试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清华声学既然上次都测了,这次自然也应该再测一下,都是搞技术的,都是相信科学,所以第二天下午清华声学所的检测人员,连同我邀请当年我进修时的导师一起来作了检测,还和周总一起作了个合影留恋。

当然,国际互认资质的国家认证实验室的检测,报告必然是不能少的。附上关键指标混响时间的报告吧

笔者介绍:

杨迎春

全国圈内知名小空间声学设计达人、Cedia巡回展受邀12城讲师、成都国际音响节受邀声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