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音樂廳(二)

自從第一個正式音樂廳於18世紀中葉建成後,這大約二百六十多年間,音樂廳設計的發展,可謂是多番曲折。當中有兩百多年屹立不倒的經典設計繼續流行,有新式設計的音響效果得到了人們的認同,也有些新型設計勇於打破牢籠,但卻被遺忘於時間長河中。

上一期筆者為大家介紹的維也納金色大廳、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皆為最經典也可以說是最能被主流認可的鞋盒式設計。(上期回顧 視野丨看看世界著名的音樂廳不過,鞋盒式音樂廳遠不止這兩個經典的例子,下面要介紹的波士頓交響樂大廳便是其中一個音質當屬世界前列的音樂廳。

波士頓交響樂大廳

若是要介紹世界上音質最好的鞋盒式音樂廳,自然少不了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內的波士頓交響大廳。波士頓交響大廳以萊比錫音樂廳為原型建造,而萊比錫音樂廳則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毀。與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和維也納金色大廳近似,波士頓交響大廳為狹長高挑的鞋盒式設計,當年由著名建築事務所的McKim, Mead and White邀請哈佛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華萊士·克萊門特·薩賓來擔任聲學顧問,並以科學為準繩來打造。

 

波士頓交響大廳是最早運用聲學原理設計的音樂廳之一,其於1900年10月15日落成,目前是波士頓交響樂團與波士頓通俗樂團的常駐演出地。如今在交響樂季時,波士頓交響大廳能容納2625人;在流行樂季時容納2371人;在舉行宴會時能容納800人。

波士頓交響大廳高61英尺,寬75英尺,從後牆到舞台前,足有125英尺長。為了使聲音更集中,舞台牆面採用向內傾斜設計。地板採用純木打造,其餘主要材料則為磚、鋼鐵以及石膏,內部加以適度裝飾以及淺進深的側面包廂,可以避免消聲和陷聲。再加上大廳格子的平頂以及裝有塑像的三個側面,能讓每個座位都獲得極好的音響效果。

著名德國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把波士頓交響大廳與金色大廳比較時說,「對很多音樂來說,波士頓交響大廳甚至更好,因為它的混響時間略少一些。」

在1900年,波士頓交響大廳有一架的具備62個音拴以及近4000根音管的電琴鍵管風琴,由George S. Hutchings所製造,但在1940年後,這架Hutchings管風琴漸漸顯得落伍,必須使用重量更輕、音調更清晰的管風琴來進行代替。於1949年,波士頓交響大廳將其替換為Aeolian-Skinner琴,並對原有Hutchings琴中60%的音管進行了修改和重新利用,在一個和聲聲部增加了600根新的音管。2003年時,經全面檢查後,Aeolian-Skinner管風琴保留了底盤和大部分音管,包住了喇叭型簧管並在上面加上了主音管,並加入了一個新的獨奏聲部,重新修繕了管風琴室以實現更好的聲音表現。這架Aeolian-Skinner管風琴由G. Donald Harrison設計並於1949年安裝,一直服役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廳管風琴之一。

 

波士頓交響大廳的內飾也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其擁有16尊希臘和羅馬塑像複製品排列在大廳的牆上,其中十尊為神話人物,六尊為歷史人物,所有塑像都是用石膏製成,以表現波士頓作為廣為人知的「美洲雅典」。這個設計為波士頓人威廉·圖多爾首先提出。塑像的人物中,分別為法翁與嬰孩巴克斯、持豎琴的阿波羅、赫庫蘭尼姆的女孩、跳舞的法翁、德摩斯梯尼、阿納克里翁坐像、歐里庇得斯、凡爾賽的戴安娜、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休息的薩堤爾、亞馬遜人、赫耳墨斯、雅典娜、索福克勒斯、阿納克里翁立像、埃斯奇納斯以及貝爾維德爾的阿波羅。大廳的舞台上鐫刻着一名近代世界著名音樂家的名字——貝多芬,他是唯一一位所有理事一致同意、並把名字鐫刻在波士頓交響大廳里的音樂家。

 

介紹波士頓交響大廳,則不得不提及其常駐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而提及到波士頓交響樂團,國人最熟悉的可能是原指揮小澤征爾。小澤征爾出生於中國瀋陽,1973年成為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曾經在1979年率團訪問中國,引起轟動。

小澤征爾的個人魅力給交響樂團極大促進,他使這個一直在法國和德國合奏模式之間搖擺不定的樂團增添了一層從未有過的晶瑩透明的感覺,那種朝氣蓬勃的流動感和明晰動人的音響,是樂團的強大傳統與小澤征爾個人氣質奇妙結合,其演奏充滿高貴的氣息,構成了這個樂團最迷人的風景。著名的建築師貝聿銘也曾經這樣描述過波士頓交響大廳:「我第一次聽到西方音樂是在波士頓交響樂廳,那是美國最優秀的交響樂廳之一,當時我被貝多芬的交響樂深深地打動了。」

柏林愛樂音樂廳

以往都是鞋盒式設計佔據着主流認可,甚至不少人認為只有鞋盒式音樂廳才能夠得到最完美的音質,但1963年建成的德國柏林愛樂音樂廳,竟歷史性地將這一種主流思想粉碎,德國柏林愛樂音樂廳無論是嶄新的音樂廳設計、聲學設計以及最終的音響效果,都是它永遠名留世界音樂廳歷史的理由。

 

柏林愛樂音樂廳由德國建築師Hans Scharoun於1956年始設計,並於1987年建成。柏林愛樂音樂廳的到來,讓所有音樂家以及音樂愛好者心中都響起了一堆問號,但是當柏林愛樂音樂廳首場音樂會完美舉行之後,其所達到的出色音響效果,瞬間消除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慮,柏林愛樂音樂廳以當時舉世無雙的新設計迅速聞名於世界,並成功開創了「山地葡萄園」式設計,隨後世界上眾多音樂廳紛紛效仿,包括我國以絕佳音質著稱的星海音樂廳。眾多山地葡萄園式設計的音樂廳陸續得到人們的認可,鞋盒式設計再也不是那唯一的完美,也讓柏林愛樂音樂廳的歷史性意義越發重大。

 

柏林愛樂音樂廳在當時,就像是音樂建築中開天闢地的存在,空間形狀複雜、路線曲折,但卻把建築創意與聲學理論結合得天衣無縫。這樣處理所形成的演奏廳,與歷來所見完全不同,台階式觀眾席正如有人所說是從萊茵河畔的葡萄園受到的啟示。

這座音樂廳呈中心對稱的八角形布局,舞台設計在大廳的中心,四周是自由伸展的不對稱觀眾席。音樂廳的前廳安置在觀眾席正下方,由於觀眾台的底面如同一個「大鍋底」,大廳共有2215個座位,其中有250個坐在樂隊後面,坐在兩側者則各約300人,所有的聽眾距離舞台的距離均在30米以內。

 

柏林愛樂音樂廳的外形由其內部空間的形狀決定,其周圍牆體曲折多變;屋頂的形狀由內部天幕造型的天花板決定,整個建築雖然內外形體都並不規整,但這樣的「不規整」卻造就了柏林愛樂大廳優質的音效和獨特的風格。根據不規則形體可以獲得良好聲音擴散的理論,柏林愛樂音樂廳其實建立了一個完全「隨意」的不規則室形,同時藉助於周圍逐漸升起的聽眾席欄板和懸吊的巨大反射板,讓聽眾獲得了足夠強的早期反射聲。「不規則」恰恰造就了這座音樂廳獨特的優質音效。

 

柏林愛樂音樂廳的音響設計由羅塔爾·克萊邁爾教授擔任,為了更好的音質效果,多塊錐形反射板被安置在樂隊正上方直到靠兩側的地方,作為音響設計的基本構想,高頻和中頻混響時間宜控制在2秒,柏林愛樂音樂廳所取的正是這個值,牆和天棚的設計,主要是考慮高頻和中頻的混響而決定的。此後,「山地葡萄園」式設計成為音樂廳又一種經典樣式。

 

除了開創性的音樂廳設計,首屈一指的音響效果以及建築設計,當然還有世界頂級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的助陣。柏林愛樂樂團演奏曲目範圍十分廣泛,不過對傳統風格的作品更是得心應手,尤其是演奏德、奧作曲家的作品時更是幾乎問鼎於世界。柏林愛樂樂團錄製的大量唱片,其中以K.伯姆指揮的莫扎特交響樂全集以及發燒友們推崇備至的卡拉揚指揮之貝多芬交響樂全集最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