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I技术指的是Coputer Graphic Image也就是电脑三维动画技术
原理就是在计算机中首先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设计师在这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中按照要表现的对象的形状尺寸来进行合成。
现在CGI已经在电影、电视剧、MV甚至于广告也在广泛的运用,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几部运用了CGI的几部电影。
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 (1993)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类型: 冒险 / 家庭 /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西班牙语
片长: 127 分钟
上映日期: 1993-06-11
本人看的第一部CGI电影,不得不感叹当时电脑技术的发展何其迅速,在这部电影前最高技术还是一些外表光滑的虚拟物体(例如89年的深渊),而到了《侏罗纪公园》,栩栩如生的恐龙仿佛要跃出屏幕。在这片恐龙场面中,只有大约四分钟是全电脑制作,其他特效手段还包括了电动木偶技术和泥塑微模型等等。
(这只霸王龙居然是用玩具模型拍摄…..)
小编唯一拥有过VCD的电影。这部堪称无冕之王。在97年时投资超过一亿的大制作,也是银幕上最早的大规模CG战斗场面。超过300名的艺术家和技术员组成的VFX特效小组,打造出了极其逼真震撼的人虫战斗场面,其效果之精致放在今天丝毫不露破绽。而本片的特效也对之后的大片如《指环王》,《300勇士》,《天国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著名的虫族“入村”画面
虽然特效在当时来说非常出色但是投资了1.05亿美元但却在全球只取得1.21亿美元票房(周边却相当热卖)。当年奥斯卡奖还被(泰坦尼克号)夺走,但这丝毫不能否定它的特效地位。
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类型: 动作 / 冒险 / 奇幻 /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语言: 英语
片长: 162 分钟 / 171 分钟(special edition) / 178 分钟(extended cut)
上映日期: 2009-12-16
阿凡达可谓是第一部完全在三维立体环境中制作的主流真人电影。60%内容靠CG合成,40%靠演员演绎。当然,这是建立在詹姆斯.卡梅隆一贯的高预算和超长制作周期上(长达14年的储备时间)。卡梅隆花费了两年时间来开发表情捕捉技术,从此,动作捕捉角色的面部不再是刻板僵硬的“死眼效果”,而是完全与真人无异。相比之下,本片其他的特效成就都相形见绌了。
除了采用了动作捕捉之外,阿凡达还采用了新的肌肉系统,它被用于更好地使用捕捉到的数据,形成极其逼真的面部动画。
一看到阿凡达就不禁联想到IMAX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2012)
影片信息
导演: 李安
类型: 剧情 / 奇幻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台湾 / 英国 / 加拿大
语言: 英语
片长: 127 分钟
上映日期: 2012-11-21
李安首部3D电影,根据扬·马特尔于2001年发表的同名小说而改编。该片在第85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四项奖项。其中大部分老虎的镜头都是 CG ,只不过他们做得非常细,先收集大量真老虎的视频资料,分析动作和表情规律,3D建模是从骨骼到肌肉再到皮肤毛发,制作动作也是如此,所以给人感觉非常逼真。也有24个镜头用到了真老虎。
不过做毛发技术的R&H团队在制作完PI后就宣布破产了。。。。
为了解决真老虎(或CG)与真人同时出现在画面,电影也运用了Mask(动态遮罩)技术,原理就是剪一个跟你的影子外轮廓一致的窟窿,只露出你的影子,再把两层图叠加在一起,看上去就是两个物体在同一场景了,一帧一帧随着动作变化而微调,再放大了一个个细节去调。
结语:
随着CGI技术越来越强,我们或许可能在未来看到一部完全用CG代替真人表演的电影。但跟很多音乐发烧友钟情于黑胶唱片一样,我们无法割舍于真人表演带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