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原声最早是指电影中的声音分轨,其中包括对白、音效等等,但随着商业电影的运作,目前的电影原声已经指代为音乐唱片。一类是以歌曲为主的原声唱片(Song-Oriented Soundtrack Album),例如在2017年情人节上映的《La La Land》本来就是一部歌舞片,自然以歌曲与音乐为卖点。但由于商业运作的原因,目前该影片已经出了三张原声大碟,分别是纯粹的歌曲、背景音乐以及二者合一的“终极版”原声大碟,可以说其商业利益远比纯配乐的唱片高出不少。
而第二种就是以配乐为主体的原声唱片(Original Dramatic Scores On Record),将电影中的分轨重新进行删减或组合编排,有时还会重新改写编辑。以笔者听得较多的《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原声唱片,就是将不同场景所使用的音乐分段截取以及整合,使之成为一首首完整的曲目。虽然时长较短,但由于数目较多,听起来其实也可以给到一种回顾电影的感觉。
堪称经典的《星球大战》原声大碟
至于最后一种,就是没有使用在电影中,而又挂名为原声唱片的专辑(Music Inspired by Motion Picture),这是一种纯商业行为,而还有一种就是“落选配乐”(Rejected Score),就是指配乐家已经完成的作品,但最后没加入在影片中,后来在发行的原声唱片中加入,有不少ACG类型的剧场版会这样做。
虽然看似复杂,但大部分的电影原声都是为了点缀影片而存在,甚至乎在某些时候,原声中的歌曲更是作为整部电影的主旋律,从而影响剧情走向或吸引观众更加代入到电影中。而下面介绍的几部电影原声唱片,就是有着这样的效果,甚至还是国外媒体被认为21世纪以来最精彩的电影原声唱片。
Guardians of the Galaxy(银河护卫队)
《银河护卫队》的原声大碟之所以让人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怀旧复古的歌曲。导演James Gunn为确保配乐能为故事魅力画龙点睛,特地选了一系列10年代的畅销单曲,让人一听就想要跟着摇摆,不仅符合主角时代背景及其玩世不恭的性格,也能衬托出影片欢乐热闹的气氛,特别用在打斗场面中会有绝妙的反差效果。
在这张经典的歌单中,包括了英国传奇歌手David Bowie的《Moonage Daydream》到美国灵魂歌手Marvin Gaye的《Ain’t No Mountain High Enough》。另外当中也包含了预告片中出现的主题曲,亦是70年代的歌曲,从侧面来说这张歌单可以说是美国70年代流行音乐的精选专辑。
Mommy(慈母多恶儿)
天才导演Xavier Dolan善于用丰沛的影像与音乐诉说爆发力十足的故事,而这项特质在本片中可谓是到达了巅峰。对于一般电影而言,《Mommy》的原声大碟似乎太过“抢戏”,可是在Dolan导演的电影里则成了完美,堆叠出令人无法自拔的情绪。他更表示:你可以说我的音乐选得太饱满,不过这就是我要的。
除了Celine Dion的《On Ne Change Pas》、Dido的《Whitw Flag》和Oasis的《Wonderwal》等天后天团的经典歌曲,创作才女SarahMcLachlan、电音小天后Ellie Goulding和Eiffel 65的《Blue(Da DaDee)》也都在其中。别以为导演只是把各年代的流行歌曲放进去,每一首歌的歌词与氛围都呼应着故事情节,更是紧紧扣住“母子相生相依”的命题。最后片尾响起Lana Del Rey的《Born To Die》像是总结这部电影一般,将母亲与儿子的关系、经历的故事和我们所感受的情绪都做了完美的结合。
Knight of Cups(圣杯骑士)
名导Terrence Terry Malick的作品《Knight of Cups》,由ChristianBale及Cate Blanchett、Natalie Portman演出。虽然评价不如前作《Treeof Life》,一如往常哲学式的喃喃自语与意识流的叙事方式,过于自溺而让人有点摸不着头绪,不过在摄影及配乐上依旧是超高水准的艺术品。
《Knight of Cups》的原声大碟是由非常多不同类型的音乐混搭,交由近年开始合作的新西兰作曲家Hanan Townshend操刀,以导演爱好的西方古典乐为主,另外加上波兰作曲与配乐大师Wojciech Kilar的合唱管弦乐《出埃及记》,后摇乐团Explosions In The Sky及挪威声音艺术家的Biosphere的现代前卫音乐,还有增添东方韵味的管风琴乐,全都成了这部电影的精神。这些乐曲看似风格大相径庭,却出乎意料地能融合成一张作品,可能也只有导演这种抽象派艺术家能做到了。另外,这张原声大碟本身也如同电影一样神秘,并没有公开的完整版本,众多乐曲也因为版权问题未收录至正式发行的原声大碟中,只能靠大家在视频网站中找寻。
Lost in Translation(迷失东京)
这部史上最孤独寂寞的电影《Lost inTranslation》有来自各地的多组乐团共同诠释。由爱尔兰乐团“MyBloody Valentine”的吉他手兼主唱Kevin shields制作电影原声大碟,收录了法国的“Air”电子乐团与“Phoenix”乐团,以及英国电子摇滚乐团“Death in Vegas”的歌曲。
Bill Murray和Scarlett Johansson在剧中微妙的感情是电影最让人回味无穷的地方,两人不仅在异国感到疏离,也被生活的迷惘困住,所以才会如此的孤独。上面介绍到的乐团虽然曲风不尽相同,但不管是自溺的shoegaze、重度电吉他还是融入电子风的轻快摇滚,都串成了身在异乡的心情。最后再由英国乐团“The Jesus and Mary Chain”的《Just Like Honey》,为电影尚未化开的忧愁和甜蜜做了结尾。
Inherent Vice(性本恶)
由美国当代独树一格的导演Paul ThomasAnderson执导,《Inherent Vice》是一部时空背景为60年代的黑色喜剧。故事设定在美国史上最疯狂的“曼森杀人案”之后,嬉皮私家侦探卷入一件离奇绑架案,陷入了财富、性、毒品的人物漩涡之中。
时代的空虚贫乏及道德颓废完全显现在《InherentVice》里,配乐当然也以混沌迷离的风格呈现。这次由三度合作的“Radiohead”键盘手Jonny Greenwood出手,为营造当时的嬉皮时代末氛围,以大量电吉他编排为主,加上“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一同录音。原声大碟中还有未收录在Radiohead专辑里的歌曲《Spooks》,是与英国乐团“Supergrass”合作的演奏版本;初次以外,还有开场曲德国电音摇滚乐团“Can”的《Vitamin C》,以及Neil Yound的名曲《Journey Through The Past》,既迷幻又充满生命力,几乎每一首都是经典之作。
Drive(亡命驾驶)
丹麦名导Nicolas Winding Refn的影片《亡命驾驶》,该电影除了影像风格强烈以外,音效配乐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两者相得益彰成为辨识度高的“黑芬美学”。《亡命驾驶》的电影大碟由曾为《Sex,Lies,and Videotape》的配乐CliffMartinez制作,以背景音乐的混音为主,加上欧陆偏冷的电子乐,营造出电影浪漫又不羁、冷酷的氛围。
导演善于把他的北欧特质带进美式的暴力惊悚电影,RyanGosling饰演的男主角虽然寡言深情但充满狠劲,故事的情绪也大致控制得内敛。而导演基于这样的特色,仅在关键情节时配上会引起情绪的歌曲,例如“Electric Youth”的《A Real Hero》。甜美的声音搭配节奏感强烈的电子乐,就像Carey Mulligan饰演的单亲妈妈,看着默默保护她的男主角离去的背景,反复说着:“Real human being and a real hero.”将累积一整部电影的情感与情欲一次爆发,后劲十足。
Kill Bill(追杀比尔)
鬼才Quentin Tarantino以暴力血腥美学著称,其强烈的影响及配乐风格更为独特与难解,偏偏又如此高超,因此为他树立了影坛不凡的地位。Quentin出了名是热爱混搭歌曲,就像《追杀比尔》融合了港式武打、日本武士道与意大利西部片,原声大碟也将他所迷恋的东方武术、西洋老歌、灵魂节奏、拉丁乐、爵士乐、古典乐等等都配在一起,不同的乐风融为一首曲子,而将这些不同风格的乐曲融成一张原声大碟,非常有味道。
《追杀比尔》上下集的原声大碟在各大网站都名列出茂,被称为Quentin作品中最为突出的配乐。60到70年代的时代精神被扎实运用在其中,例如民谣山歌先锋CharlieFeathers、黑人灵魂歌手Issac Hayes、乐坛教父Quincy Jones等等,单独听可能无法感受太多,但再看一次电影就不得不赞叹Quentin的创意与才华。
结语:
从笔者作为编辑的角度来说,优质的原声大碟是可以媲美高保真录音专辑,成为用于检测器材实力的音乐文件。但从一个普通观影者来说,笔者非常喜欢籍由原声大碟去回忆影片的每一帧画面,同时借由这些音乐的魅力,向身边的朋友推荐那些好看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