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洛克時期的西方,音樂主要在教堂呈現,或是宮廷和貴族的私人沙龍(Salon) 等場地演出,聽眾大多以歐洲的皇室貴族還有教會人員為主。
在十八世紀末,隨着樂器的多樣化,隨着時間推進,也結合眾多複雜的原因,不僅僅只有教堂音樂這種形式,而是歌劇、交響樂的逐漸走紅,也隨着資產階級的崛起,在海頓時期,音樂的演出便慢慢轉移到較大型的公開場地。當時的演出場地, 主要分音樂廳和歌劇院兩大類型。
音樂廳作為樂團和各種樂器的演奏場地,剛開始演奏廳主要是鞋盒形(Shoebox)。歌劇院除了演出歌劇外,也常作芭蕾舞的表演舞台, 主要是馬蹄形 (或叫U形)。到了十九世紀下半期,音樂廳的建築與聲學已經有長足的進步,鞋盒形音樂廳所產生的「迴響時間」約為1.5至2秒,從建築聲學的角度來看, 最為適合樂團演奏交響樂。至今仍保留的幾個音響效果堪稱完美的音樂廳, 如維也納金色大廳 (2.05秒),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2秒)和波士頓交響樂大廳 (1.8秒) 均建於這個時期。
優秀的音樂廳,除了建築聲學的嚴謹之外,內部設計的精美以及能吸引到的世界著名交響演奏團,也是它如何成為世界優秀音樂廳的參考點。世界各地不同音樂廳建築的內環境與各時期的音樂作品和它們代表的思想、感情和風格之間以及與相應時期的音樂廳建築之間有着十分緊密的關係,一座建築精美風格獨特的音樂廳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下面便讓筆者帶大家感受與熟知一番,到底世界上有哪些舉世聞名的音樂廳。
維也納金色大廳
說到音樂廳,不得不說維也納的金色大廳了。金色大廳位於奧地利維也納內城的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之中,該樓內有多個表演空間,其中面積最大的金色大廳(Großer Musikvereinssaal,或稱:Goldener Saal)裝修精美,音響效果出色,就是世界上最著名、音效最頂級的音樂廳之一。
金色大廳始建於1867年,於1869年竣工。1863年,由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批准,使用建設戒指路的資金,在維也納河附近為該協會建造一個音樂廳,建築設計由新古典主義建築師特奧費爾·翰森完成,音樂廳設計為一個大廳和一個小廳,分別供交響樂和室內樂使用。1870年1月6日,音樂廳正式起用,評論界對金色大廳之出色音響效果感到讚嘆不已,很快便蜚聲世界。音響效果的厲害,離不開它那鞋盒式的設計,金色大廳的設計,直到現在也是眾多新音樂廳的重要參考。
在今天看來,「鞋盒」形狀的音樂廳具有理想的比例,但是,金色大廳建造的年代尚未有成熟的建築聲學研究,建築師特奧費爾·翰森的設計直到多年後才系統地得以科學解釋。鞋盒式設計的基礎上,天花板上的花格鑲板以及數量眾多的女神像柱等建築元素進一步延長了混響時間,長達兩秒。舞台木製地板下挖空的空間增強了聲音的共振效果,懸於屋架的天花板也起到了類似的作用。廳內的聽眾不論坐於遠近高低,都能享受到一樣水準的音樂演奏。
奧古斯特·艾森門爾繪製了大廳天花板上的畫作——阿波羅和九位繆斯女神,蔚藍的背景色與金碧輝煌的大廳形成鮮明的對比,而音樂廳內的雕塑由弗蘭茨·梅爾尼茨基創作。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維也納音樂廳具有濃厚的文藝復興風格,外牆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着許多精美的音樂女神雕像,古雅別緻,華麗的水晶燈和金碧輝煌的裝飾風格,讓人感受到巴洛克時期的無限風光。
大廳天花板上的畫作:阿波羅和九位繆斯女神
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內有收藏館,館內分有兩室,一間是展覽,定期舉行收藏品展覽,供人參觀,另一間是檔案室,一邊的書架上放滿大量歷代手寫的、木刻的、鉛印的音樂書籍和樂譜,還藏有音樂大師的樂稿、書信和其他手跡,其中有莫扎特的樂稿:《最後一個交響曲》、舒伯特的手稿:《未完成交響曲》等。
維也納金色大廳是維也納最古老的音樂廳,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金色大廳與維也納愛樂之聲相得益彰,世界第一樂團與世界首席音樂廳交相輝映。
金色大廳的聲音流動性非常好,弦樂器與木管樂器、木管樂器與銅管樂器的平衡達到了巧妙無比的境界,也正因如此,每年一度的新年音樂會才帶給全世界音樂愛好者難以忘懷的視聽享受。同樣世界首屈一指的維也納交響樂團每季度至少在此舉辦12場音樂會,金色大廳是維也納愛樂樂團常年演出地。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
除了維也納金色大廳之外,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同樣是世界頂級的音樂廳。顧名思義,阿姆斯特丹音樂廳(荷蘭語為Concertgebouw)位於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由於對建築聲學的高度重視,因此與波士頓交響樂大廳、維也納金色大廳一同被視為是世界上最佳的音樂廳。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也是鞋盒形,其建築師為多爾夫·凡·亨特,其靈感來自於萊比錫布商大廈。1883年,音樂廳開始動工,音樂廳在1888年4月11日開幕,並舉行一場有120位音樂家組成的交響樂團,以及500人制合唱團參與的音樂會,演出了瓦格納、亨德爾、巴赫和貝多芬的作品。如今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的駐地交響樂團同樣是世界著名樂團——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他們在1888年11月3日以「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的名稱在該廳首次演出。
在建造音樂廳的年代,聲學竟然被視為某種「黑魔法」。設計者是根據在過去尚未了解的科學(即使在今日依舊沒有完全了解)來繪製圖紙。音樂廳完工之後,由於聲學的表現未臻完美,還投入大量心力去微調聽覺氛圍。在之後的整修工程中,會特別去注意不要修改過去內部裝潢所使用的素材。1980年代,在發現音樂廳正在緩慢下沉後,人們開始籌措資金以進行更新。音樂廳擴建工程由建築師皮·德·布魯因負責。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的 大廳(Grote Zaal)有2037個座位,長44米,寬28米,高17米。無觀眾時的混響時間為2.8秒,有觀眾為2.2秒,非常適合馬勒等浪漫樂派晚期的曲目。雖然這項特色讓音樂廳十分不適合裝麥克風演出,但1960年代先後有何許人合唱團與平克·佛洛伊德等團體在此開唱。除了交響樂,爵士樂、世界音樂和歌劇等也會在大廳演出。時至今天,每年約有900場音樂會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廳舉行,觀眾超過800,000名,是世界上觀眾數第二多的音樂廳,僅次於觀眾數超過一百萬的羅馬音樂公園禮堂。音樂廳的一大特色,就是每年度由荷蘭木管合奏團(Nederlands Blazers Ensemble)所擔綱的新年音樂會。而大廳旁是一個較小的小廳(Kleine Zaal),場地呈現橢圓形。「小廳」長約20米,寬15米,有着478個座位,其空間非常適合室內樂和藝術歌曲的演出。
作為近代建築,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總體風格典雅,外壁精雕細琢,內飾以白色為基礎色調,飾以金色色調的裝飾效果,顯得細膩莊重而不失華麗大氣。在阿姆斯特丹藍天白雲和綠草碧水的映襯下,顯得悠然典雅。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在其大廳和小廳牆壁上刻有許多著名作曲家的姓氏,其中大廳二層看台外沿所列作曲家曾在這裡演出或所寫作品於此首演,例如德國作曲家馬勒,他曾在這個音樂廳指揮了自己所寫的前五部交響曲。
「音樂和建築最相近,因為像建築一樣,音樂把它的創造放在比例和結構上。」而音樂廳就是凝聚音樂和建築兩門文化結晶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