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2年Queen推出《Hot Space》专辑,这次乐队尝试不同风格,如R&B、Punk、Disco、Dance Pop等,但结果专辑内就只有《Body Language》及《Under Pressure》较为注目。其实从日后发行的众多精选碟内,也会发现极少选用《Hot Space》专辑内的歌曲。《Body Language》带着77年作品《Get Down, Make Love》的浓烈影子。虽然《Under Pressure》找来有「变色龙」之称英国歌手David Bowie合唱,成为乐坛一时佳话,可惜大碟风格跟之前的摇滚味道大相迳庭,在乐迷不太认同的情况下,受到不少批评。
我自己对《Hot Space》专辑确实失望!只可说上一专辑《The Game》实在太出色了,毕竟Queen的摇滚风格已深入民心,乐迷对新专辑自然更有期望,但结果曲风的改变,未令乐迷接受而造成落差。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很欣赏Queen那份不安于逸乐,勇于创新尝试不同风格的魅力。
《Hot Space》
吸取《Hot Space》的经验后,在1983年乐队稍作休息。1984年Queen推出自己第11张专辑《The Works》,歌曲除了回复摇滚风格之外,同时亦加入了大量Synthpop元素,乐迷喜见熟识的Queen回归了,结果《The Works》专辑创下全球销量超过1200万张的佳绩。
《The Works》
《The Works》大碟虽然不是“我的全碟推介”,但碟内9首歌,个人都喜爱了7首,其中主打歌曲当然是由鼓手Roger Taylor作曲的《Radio Ga Ga》。曾经问过不熟识Queen的朋友们,“你认识Queen那首歌呀?”通常都能说出《Radio Ga Ga》。商业味较浓的编曲,充满讽刺性朗朗上口的歌词,绝对是成功因素。
但到底《Radio Ga Ga》是甚麽意思呢?原来最早的歌名是《Radio Ca Ca》,灵感是来自鼓手Roger Taylor的儿子,牙牙学语时讲出没任何意义的发音。“Radio”就是范指各种不同的大气电波及传媒频道,“Ca Ca”是没任何意义的声音。《Radio Ca Ca》就正是讽刺资讯泛滥,电台电视台频道内容充积,但来来去去都是没意义千篇一律的废话。 但后来为何变成《Radio Ga Ga》就无从稽考了!据说初版发行的卡式录音带,歌名是印刷了《Radio Ca Ca》的。
《Man on the Prowl》跟《The Game》专辑内的《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同样是以Rock-A-Billy风格编曲,好明显是考虑美国市场的需要。《I Want To Break Free》由Bass结他手John Deacon作曲,在Queen的作品内,重未有过这种口味,个人极之喜爱。但《I Want To Break Free》的亮点位反而是在她的MV,因为四位成员都以男扮女装演出呢!
《Keep Passing the Open Windows》是Queen新风格的编曲,相信是求变的新尝试,但给我的感觉跟英国歌手Joe Jackson 在82年的作品《Steppin’ Out》很相似,可能先入为主的关係,所以这不是我杯茶。还有一首佳作值得一提,就是只有2:12秒的《Is This the World We Created…?》,只用一支结他加上Freddie Mercury的清唱,一首令人反思的好作品。
下面为大家提供他们的视频
《Radio Ga Ga》by Queen
《I Want To Break Free》by Queen
《Is This The World We Created? 》By Queen
太经典了吧